五是敢抓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树立新风尚。
移风易俗扎实推进。开展道德“红黑榜”评选及报送工作,全镇32个村均制作了道德红黑榜制度牌,共有212人上榜,其中红榜188人,黑榜24人;同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贴心帮办作用,共帮办红白喜事150场次。建设文明实践站所。成立了实践所,各村均成立实践站,围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科学文化、政策法规等主题设置学习内容,由镇村党员干部、学校老师、“五老志愿者”等为成员的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理论宣讲等活动。稳步推进殡葬改革。积极动员,稳妥推进,通过悬挂和张贴宣传标语逐户发放宣传单、倡议书等形式,大力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新风;完成了1361副棺木的收缴和处置工作,发放补助272.2万元;公益性公墓建设加速推进。大力文明殡葬,引导群众自觉执行火化政策,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的理念渐入人心。
六是善抓自身建设,发展环境取得新优化。一是政府效能明显提升。推进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五型”政府建设,坚决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突出问题,延时服务落实到位,极大方便群众办事。二是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常态排查不稳定因素,依法打击涉黑涉恶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解决在萌芽状态,受理各类纠纷168起、办复165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受理来信来访105件、办复100件,办复率为96%。三是健全应急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齐抓共管”责任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行动,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严控森林防火,在大家齐心协力管控下,全年未发生森林火情。
与此同时,武装、档案、统计等工作积极推进,统战、宗教、商会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妇联、共青团、老干、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饱含责任担当,浸透辛勤汗水。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与支持的结果,凝聚了各位代表的智慧和力量。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白舍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二是农村环境整治仍需加强;三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大;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还比较薄弱,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距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等等。对此,我们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集思广益、立足实际、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推进的新形势下,周边兄弟乡镇无不起早贪黑、抢抓机遇、奋勇赶超。形势所迫,我们丝毫不能分心、丝毫不能懈怠,唯有今后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干事创业。
二、2019年工作总体部署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重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谱写白舍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8%;财政总收入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脱贫质量,精准扶贫再提质。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高度重视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完成整改任务。一是产业扶贫提质增效,持续抓好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扩大覆盖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二是就业扶贫拓展扩面,努力增建扶贫车间,提高贫困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三是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全面改善贫困人口饮水、卫生、交通、文化等人居环境;四是扶志扶德精神激励,开展好“感党恩、跟党走、感恩奋进”大教育、大学习、大培训活动,进一步发挥利用好“道德红黑榜”、“爱心公益超市”等载体,宣传脱贫典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二是突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再提速。一是产业融合迈出新步伐。在着力稳固发展蜜桔、白莲、槟榔芋等主导产业,着力在罗俚石打造3000亩的田园综合体,采取农户、园艺场、合作社等经营模式,种植南丰蜜桔、沃柑、丑桔、红美人、脐橙多种柑桔类品种,争取成功申报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创建。深入实施蜜桔精品示范“433”工程,力争建设3个精品示范园;多管齐下加大柑橘黄龙病防控力度,确保南丰蜜桔产业安全。加快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绿色、生态、环保产业链。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古村游览、文化体验、生态教育等服务,打造一些精品农业节庆、农事体验活动。
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整合各类资源,通过规范光伏项目、推进土地复垦、发展特色经营、盘活闲置资源、探索乡村旅游、鼓励捐资捐项等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找准符合实际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破解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现状。通过在珠湖、鄱阳、下陂、茶亭、晗头五个村实施550亩的土地开发项目,力争年内实现8个村集体经济突破5万元,提高服务群众和带动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