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街道地处瑞昌市市区中心外围,面积9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804万,其中常住人口5.5314万,农业人口2.6534万,居民人口2.8780万,耕地面积2.4314万亩,辖区有12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164个村民小组,52个居民小组。九江界首公路、瑞昌鸦雀山公路在此交汇,武九铁路自北向南穿过境内。古迹有桂林桥、苍城墩。
撤县设建市近30年来,桂林街道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围绕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和谐等目标,扎实工作,攻坚克难,争先创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桂林街道在经济项目上,高效推进董家新苑、裕丰科技园、奥园和棚改扫尾工作;在经济产业上,大力扶持农村经济产业,石山村的泥鳅养殖,助力精准扶贫户脱贫致富,让贫困户在脱贫路上“加速度”,引导党员群众投资得效益,每年每户可增收2000元;村级集体得收益,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00元,用于贫困户和村级各项公益事业;洪源村的糯米酒,利用传统酿酒技艺,建立起了糯米酒产业扶贫基地,年可酿酒3万斤以上,既壮大了村集体“钱袋”,又为扶贫对象找到了家门口打工的机会,与此同时,“洪山糯米酒”的名声随之远扬,可谓一举而多得。
桂林街道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靠近瑞昌西站,九瑞高速公路。瑞昌西站,是服务于瑞昌城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高铁站。其途经铁路为武九客运专线 ,是瑞昌市第一个高铁车站,瑞昌西站运营,标志着瑞昌市将有瑞昌站,瑞昌西站两个火车站;瑞昌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7918”规划网中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在江西省境内的一段,是江西省“三纵四横”公路主骨架网中第一横的组成部分。
桂林街道于1975年成立了文化站,多年来,街道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春节”龙灯闹春、“三八”妇女节登山、“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六一”儿童节幼儿表演、“七一”宣传党好政策文艺汇演、老年门球联赛、广场舞和春晚采茶戏进社区等活动。文化站共有72支文体队伍,村(居)自发组建的广场舞队约175支。全街道有6支龙灯队和20多支丝贤锣队长期活跃在农村大小红白喜事上,为瑞昌市区增添传统文化风采、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文化工作添彩增色。
桂林街道有着底蕴深厚的文化古迹,六合村的盔头、东吴名将程普墓。瑞昌市盔头的制作,主要是来自瑞昌市桂林街道街道办事处六合村居民徐建军之手。瑞昌市桂林街道街道办事处位于市区北部,环绕湓城街道,东面与九江县港口街镇相连,南面与九江县涌泉乡相邻,西与本市高丰镇、范镇镇毗邻,北与本市白杨镇接壤。九(江)界(首)公路、瑞(昌)鸦(雀山)公路在此交汇,武九铁路自北向南穿过境内。区内有瑞昌市有名的佛教地——龙泉寺。“盔头”是梨园行的行话,是传统戏曲中演员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俗称戏帽。戏曲盔头注重装饰性,常缀以珠花、绒球、丝绦、雉尾等,同穿着的戏装相协调。盔头的制作看起来精美,但它的制作过程却十分繁琐,每一个盔头做下来都要数十道工序,丝毫马虎不得,而且都要靠手工制作;程普墓位于江西省瑞昌市桂林街道立新桥东南方向200米处的河床草坪。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清咸丰五年(1855),两次立碑,镌“大汉副都督亭候程普公之墓”。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县东)人。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前夕,任孙吴军右都督(周瑜为左都督),驻兵柴桑西隅(今瑞昌桂林桥)。十月,与周瑜各领兵一万,联合刘备,会战赤壁,大破曹军。授裨将军,领江夏太守。后仍回师柴桑,驻赤乌镇,升荡寇将军。二十年,在军营中病故,葬桂林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