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镇位于全南县东部,素有全南的“东大门”之称,是县城新区和工业园区所在地,下辖18个行政村,有186个村小组,总户数7583户,总人口31266人,是全县村组最多的乡镇。全镇国土总面积206.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万亩,山地面积17.1万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辖区有大广高速全南互通,龙小线、绕城公路、寻茅线等县内主要干道。境内有风景优美的国家4A级景区天龙山,历史悠久的兆坑光明寺和天龙山寺、风景旖旎的龙兴水库、中滩等景点。金龙镇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连续五年获得全县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乡(镇)第一名。金龙镇党委共有23个党支部,全镇编制90人,其中行政编48人,事业编42人。目前在编75人。村“两委”于今年3月圆满完成换届,目前有村干部87人。
生态宜居环境优美。金龙镇始终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做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来抓,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8个村顺利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乡村道路宽敞整洁,辖区内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近年来,成功打造了木金村木金坑、来龙村“小桥流水”、江尾头,树垇村禾子背、三卡滩、燕安围等一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产业发展又快又好。金龙镇传统产业有水稻、玉米、花生、西瓜、油茶等。为优化产业结构,我镇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等有效方式,因村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经济快速发展。1.投资2300万元打造了岗背汽修城,是全县唯一一个集汽配、汽修、工程机械修理为一体的综合市场,既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提高了汽车维修配送水平。2.发展了1000亩葡萄产业,打造了集葡萄种植、采摘、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打响了烧斗葡萄品牌,葡萄远销粤港澳大湾区。3.建设了6个大棚蔬菜基地1000余亩,其中钢架大棚800亩,主要种植绿色、无公害、名特优新品种的各类蔬菜、瓜果。4.依托镇富硒水稻的优势,延伸了稻谷产业链,发展了水口富硒大米、龢禾米烧酒等产品,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5.发挥兆坑山林优势,种植了160余亩林下灵芝,每亩年产600斤,丰富了群众的的种植品种。同时探索农产品网上代销、活动展销等营销新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辐射带动致富增收。
项目征迁稳步推进。金龙镇是县城新区和工业园区所在地,金龙镇党委政府始终以服务好“六大主攻方向”项目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和迁坟等工作。近年来,实施了县绕城公路沿线、城中村改造、天龙山景区、希桥酒店周边和商贸城、桃江新区及教育园区等近100个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共征收土地15000余亩,拆迁房屋1078户,拆除祖厅(庙宇)26个,迁坟3500余座,其中,松山村、员山整村拆迁达50%,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工业园区内落户企业达130余家,占全县三分之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