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服务为载体,打造文化惠民阵地。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效用提升,顺应群众新需求。以乳山寨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投资20余万元,对镇级综合文化站和44个村级文化大院硬件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服务监督管理,为各村农家书屋新配置书籍300余册,并定期开展科技知识普及、法律讲座等服务活动。乡村文艺演出,市级重大活动承办,打造文化宣传新阵地。以“母爱乳山 欢乐乡村”群众文艺汇演活动为依托,群众参与,充分发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培养组建巾帼舞蹈队、门球队、戏曲队等各类民间文艺团体约50多支,达1000多人,丰富了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文化宣传氛围;积极承办乳山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群众拍手叫好,获得了一致好评。与文化振兴相辉映,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创建文化特色新品牌。抢抓乡村振兴的机遇,以珍视非遗历史传承、延续乡村文化脉络为主线,立足镇域资源挖掘民俗(秧歌、钩花、剪纸、喜饼等)、非遗(柞炭窑、粉条加工工艺和大秧歌),厚植文化优势,品牌成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效能,增加脱贫攻坚新动力。
三、立足求真务实,谋划长远发展,基础建设实现新突破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传统旅游景区品质。一是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制作旅游地图2处,设立全域旅游标示牌;在美丽乡村玉皇山后村全力打造游客服务中心1处、农家乐餐厅1处,新建玉皇豆腐坊1处、写生基地1处;引导景区提档升级,扩大游客承接量。正华石佛山景区,总投资800万元,建设神农文化广场项目,硬化山间道路 1500米,现已完成神农农耕展览馆、陶艺馆、面艺房、神农阁、药膳房、百草坊等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二是旅游品牌打造推介工程。结合全镇发展定位,依托石佛山景区,着力打造“山海人家”、“山后人家”、“山谷人家”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完成10户以上乡村民宿,农家乐、渔家乐;加大镇域企业与景区联动,汇集特色旅游产品进景区,打造集中展示的实体平台;推广旅游特色产品,参加省内、外特色产品博览会,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三是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引进清溪菩提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25亿元,推出了“大爱乳山·婚里现场”特色小镇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中国婚俗三十三族事展馆、婚里讲堂、花田嫁屋和万亩玫瑰花田,预计年均净利润可达2.9亿元;引进北京乾坤天地置业和威海远行必露旅游开发公司,前期投资2亿元,规划面积超过5000亩,打造集汽车运动、赛事运动、房车露营、亲子娱乐、拓展训练、生态养生、商务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地运动综合体。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镇域发展硬实力。一是镇驻地改造提升工程。对镇驻地主次干路进行升级改造,配合交通部门对900米的前进路进行硬化,安装路灯30盏,道路两侧绿化1500米。铺设自来水、天然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管网,改造提升污水处理站及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镇域人居环境。二是镇域绿化提升工程。投资10万余元,完成福喜鸡场外围、西驾马沟、圈港、管村、凤台顶、芦根滩村、贾家进村路及撂草地、垃圾场绿化提升,栽植龙柏1400余株;配合市林业部门完成青威高速两侧绿化带树木补植,补植恢复绿化带开荒50余处;配合林业部门完成乳山河绿化工程,共涉及9个村,调地面积1000亩,栽种龙柏、百日红、紫叶李等树种10万余株。三是镇域环境提升工程。攻坚克难,力促环卫一体化工作上档升级。今年以来,镇村共投入资金80余万元,动用各类车辆9000余次,用工8000余人次,清理各类垃圾3000余吨,清理门前鸡笼、草堆等杂物9500余处,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为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基础。
四、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民生保障彰显新作为
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打造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一是“一平台”受理。通过培训教育,提升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摒弃事不关己的错误思想,机关单位就是一个大平台,责任本身的要服务办理,责任之外的要引导服务。二是“一站式”服务。完善配套设施,制作“一站式服务大厅”办事柜台,更新家室刊板和门牌,合理划分“一厅、一校、八室”功能布局,年内,已完成10个社区的改造提升,进一步方便社区群众办事。三是“一次性”办好。便民服务中心软件环境提升,秉承“只跑一次腿”原则,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在大厅设立引导牌,摆放办事指南,设置专职引导员,对前来咨询办事的群众发放一次性告知单,尽最大可能让群众少跑腿。
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成果持续发酵。一是强化服务意识,确保帮扶务实管用。按照“一户一法、精准施策”的思路,干部包户结对精准帮扶。干部结合包村面对面、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每月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宣传政策,帮解难题;活用政策,社会保障兜底。已完成今年低保评选工作,共评选低保户403户,其中贫困户215户,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同时,针对不同人不同特点,积极帮助申请办理五保户17人和残疾人证14人,托住了贫困户脱贫的底线。二是强化帮扶措施,确保措施兜底零风险。以扶贫车间作为扶贫的重要载体,在30个村建立了扶贫车间,联系吉利食品、工艺品等公司,在18个村设立加工点,发展炕头经济,让贫困户在家里即可务工增收;从贫困户中筛选责任心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大龄人员,安排到保洁员、治安员等岗位上,带动增收致富;靓居工程改善居住条件。利用危房改造政策,今年共改造13户危房。同时,为94户贫困户申报靓居工程,目前全部改造完毕。三是强化问题导向,确保户户脱贫达标。领导干部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由镇党政一把手带头,镇村干部积极参与,采取自查与换片区互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查摆问题39条,逐一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现已整改完毕;对遍访发现增收效果不明显的42户贫困户,总计发放3.72万元的镇级扶贫基金重点帮扶,提高脱贫质量;对贫困户普遍年龄大、记忆力差等问题,统一制作了“连心台”在贫困户家中显眼位置悬挂,确保扶贫工作做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