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太白云气,据记载:“山(太白巍山)距县二十里,顶上地土方衍。俗传每阴晦时,常见云翳中楼阁岹峣,俨如广刹,隐隐有无,杳不可即,邑人槩称曰天堂寺,有影无形云”,因此称为太白云气。
4、桃花山风景区(国家A级风景区),位于红石塄乡沙湖门村一带。景区内山势逶迤起伏,草木郁郁葱葱,因每年春季满山遍野山桃花竟相开放而得名。春天桃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四季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景区内还有桃花泉、蝙蝠洞、桃花溶洞等著名景点。
桃花泉位于桃花桃花山下,为山西省十大泉域之一。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12度左右,日流量8000吨,落差146米,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瀑布群。泉水清凉甘醇,属重碳酸钙镁高锶低钠优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高达0.4毫克/升。
蝙蝠洞位于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900米处,该洞洞内高大空旷,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共有六个出口。数以千万计的蝙蝠一层又一层地相互勾挂倒吊在洞壁、洞顶,昼伏夜出,蔚为壮观。蝙蝠内洞还有一座观音洞,洞内有3尊天然形成的佛像,栩栩如生,玲珑剔透,天凿地雕,精美无比。
桃花溶洞位于灵丘县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1900米处,桃花山地处太白巍山南麓,海拔近2000米,山势逶迤,草木葱郁,因每年春季满山遍开山桃花而得名。春天桃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天满山灌木红黄相间,层林尽染,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山上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桃花溶洞主洞深233米,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距今已有170万年历史,目前洞内钟乳石仍处于生长期。
5、城头会有机社区,是灵丘县规划的平型关国家农业公园布局的第一个点,距县城15公里,由城头会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和红石塄乡觉山村合作,在已经荒废的城头会自然村原村址恢复建设。项目占地4000亩,总投资5600万元,2015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724万元。
城头会有机社区充分借鉴车河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依托附近的觉山寺、笔架山、御射台、唐河大峡谷等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以特有的原生态古村落、田园、峡谷、山地等为载体,通过“有机农业+生态旅游+村庄改造”的模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6、车河有机社区,采取“村庄改造+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于2015年整村脱贫,至今已举办七届中国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车河村级有机农业扶贫模式”作为全国三个典型案例之一,登上了“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并入选“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
7、上北泉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修环村河,建荷花池,培育街道花卉、草坪,全村四周依山就勢建成造型各异的涼亭、牌楼、影壁、通山台阶等景观,建成了名符其实的山水特色生态北泉。现村中著名景点有寺台湾公园、荷花池、水榭大舞台、杨成武将军住宿处、309千年古树、北泉森林公园、镇峪寺牌坊等,由于生态建设显著,上北泉村2010年被山西省里环保厅评委“山西省生态村”,2014年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2015年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该村从2012年开始连续举办“荷花节”,编排大型实景演出《山水北泉》,引导村民发展“回归田园、融入生态”的乡村旅游业,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围绕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上北泉村着力发展水产养殖、林果采摘、乡村客栈、农家餐厅、民俗演艺等产业,形成多产业联动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格局。
8、下北泉村,境内山峦重叠,河水潺潺,树木葱郁,景色瑰丽,给人以奇秀之美、山林之趣,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文明和谐村”、“山西省绿色村庄”。2008年下北泉村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同年,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山西省旅游特色村,经过9年多的打造,如今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一个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声名远播。现在开发出来的旅游景点有:飞鸟阁、水上公园、仿古楼亭、山水北泉牌坊、村东滨河公园及露天烧烤场所、虹鳟鱼池、荷花池、村口假山池澡、后山采摘园、四合民俗院、五道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