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柳科乡地处灵丘县东北部,东与河北省涞源县留家庄接壤,西同石家田乡为邻,南和落水河乡毗连,北与广灵宜兴乡、加斗镇,河北省蔚县上官村乡果子庄交界。乡政府所在地柳科村距灵丘县城25公里,乡域总面积202平方公里,著名旅游景点空中草原位于境内,其中耕地面积54352亩,永久基本农田5135亩,辖行政村11个(柳科、下彭庄、塔地、北上庄、白南堡、白北堡、苟庄、荞麦川、小彦、刁泉、伊家店)。
2016年以来,柳科乡开拓前行。乡党委、乡政府从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村情实际出发,积极培育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自主开发或引进市场主体参与等方式,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兴乡,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等多种产业扶贫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种植业,先后规划产业扶贫项目29个。先后种植青贮饲料、恒山芪6000亩,红芸豆2000亩,饲用油菜1000亩,白芍1000亩,食用葵花500亩,中药村1.2万亩,建设两个优种肉牛养殖基地、建成集养猪示范和养猪技术培训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一座,年出栏育肥黑猪230头、扶持扩建小王庄村黑猪养殖规模已达280头。依托特色产业等方式带动全乡各村经济发展。并于2019年底累计完成扶贫搬迁646户1703人,全乡危房问题彻底解决。2020年新建民间手工艺品加工扶贫车间和食用菌基地,为搬迁户提供了就近稳定就业岗位。通过多种扶贫模式,到2020年未,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3识别时的2065元增长到了2020年9471元,全乡884户2167名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柳科乡钟灵毓秀。信马由缰在凤凰山麓,辨周陶汉瓦在白堡村寨,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演变形成了区域清晰的文明特征,采掘文明熠熠生辉,草原文明驰骏翩翩,沾峰寨的湿地文明云霁雨收,枪头岭古银矿采冶遗址、刁泉古铜矿采冶遗址、荞麦川双万亩“坡改梯”示范工程独有风姿。乡党委、政府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面加快生态休闲旅游建设步伐,努力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更多更好机会,先后实施了“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对我乡各传统村落和乡风民俗等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梳理和抢救性记录工作;举办了“魅力草原,美丽田园”摄影比赛,大力宣传空中草原的独特旅游特色;组织成立伊家店村、柳科村宣传队对脱贫攻坚文艺作品在全乡巡演;在塔地村成功举办了两届芍药节;在存孝社区成功举办了“磨石沟印象”画展;编排了扶贫小戏《王小二相亲》等文化作品。通过这些贴近人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不仅在本地起到了潜移默化中正人心、厚风俗的作用,而且在全县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了柳科的知名度,带动了全乡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三区一地新柳科
一是草原特色旅游区。打造从柳科到空中草原旅游观光带,形成听风、赏雪、看花、观林的生态旅游区,使一季游客向多季游客转变,春探险、夏赏花、秋观叶、冬滑雪。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荞麦川地势高,借其得天独厚的地势优势,打造暗夜星空摄影基地、美术写生基地,以草原风电观光、高寒雪绒花为主题打造婚纱摄影基地等。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南坑观三晋第一缕阳光,小彦晨观云海,夜观县城万家灯火,打造野营基地,体验野外与城市的穿越感。打造“近忆古代战场,感悟天堂草原”的情景演出。单个化向全域化转变,整合小彦、荞麦川、伊家店种植区,种植胡麻、油菜、藜麦多彩植物,打造大地学观,塔地芍药园形成花的天堂,草的海洋。在柳科村观光梯田的基础上,整合下彭庄、塔地形成农耕文化体验区。
二是农耕文化体验区。以下彭庄、柳科安置点为基础,依托草原开发,拓展休闲度假游,打造生态采摘园、农产品手工作坊(油坊、豆腐坊、酒坊)、观光梯田等观光体验农业,形成食、住、娱、亲子教育为一体的农家体验服务链,将草原旅游和农业观光、科学教育融为一体,领略自然,体验田园,感受朴实生活。用情景式体验拓展旅游产品的开发,将农田耕作、杂粮加工、手工制作、珍珠岩雕塑产品的生产,让游客全程参与,增强体验感,通过老物件的展示和传统工艺的制作,增强年代感。
三是养殖产业聚集区。以好山好水、慕海、春雨、玉霖等专业生产合作社为龙头,充分发挥全乡牧坡广、耕地多的优势,努力打造牛、羊、猪养殖示范区,继续扩大牧草、青贮饲料的种植面积,实现工厂化种植,建成青贮饲料基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集饲料加工、养殖、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四是优质传统农产品基地。继续推进有机旱作农业、挖掘当地传统种植品种,如狗头荞麦、胡麻、油麦、豌豆、扁豆等小众作物;拓展产品开发,如荞麦产品、高端亚麻油等,恢复传统工艺,如油坊、酒坊、豆腐坊、石碾石磨等,丰富销售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推广营销,在特色农业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上做文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
(二)养殖种植富柳科
壮大养殖业。明确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规模养殖,促进种养循环,走畜牧业现代化道路。
“适度羊”:在伊家店、牛角岭、南坑、小彦、荞麦川、塔地、磨石沟、白南堡、苟庄、上彭庄10村建设草畜配套小区10个,把养羊的数量稳定在2万只。
“优化牛”:在白北堡、小彦、刁泉、白南堡、北上庄、磨石沟建成高标准肉牛集中育肥、繁殖场6座,年存栏1万头,放牧与舍室饲养相结合,逐步引导过渡到有机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