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硕街道位于安吉县城中心区域,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域总面积达102平方公里,下辖30个村、社区,分别是绣岭、太和、箭东、清滨、三里亭、凤凰、天目、昌硕、凤亭、新街桥、玉磬、桃园、云鸿、广场、灵芝、铜山桥16个城市社区;上郎、芝里、递二、余墩、递铺、穆王城、山头、范潭、三友、朗里10个村改居社区;双一、高坞岭、双溪口、石鹰4个行政村。辖区常住人口16.6万。
2009年初,安吉县委、县政府对我县行政体制作出调整,成立昌硕街道办事处。2014年2月正式批复挂牌;2015年8月1日,根据省市对我县区划调整批复要求,决定对昌硕街道委托递铺街道管理的双一村、石鹰村、高坞岭村、双溪口村、三友社区、朗里社区6个村(社区)解除托管关系,实行全域属地管理。
2024年工作简要回顾(部分内容)
坚持项目主引擎,狠抓项目招引力度,成功引进红禾谷、闪回科技等新经济项目3个,新增“奇梦岛”、石马漂流等新业态项目5个;聚焦有效投资提质,加快落地项目进度,金银岛旅游度假区、上墅私立高中科技楼等一批重点项目按序推进,荣大星城项目按期竣工并实现品牌入驻。
深化城市有机更新,稳妥处置拆后安置工作,全面完成财政局、芝里区块安置房交付。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推进中心城区“一把扫帚管到底”,实现辖区内环卫资源共享。统筹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完成闲置土地整治近5000亩,盘活城区闲置用地近500亩,农村宅基地70余宗。
聚焦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硕强公司全年营收4000余万元,同比增长25%;朗里大厦、上郎大厦、三友大厦、递铺加油站及综合体等一大批村级共富项目相继落地,新增村级资产3亿元,预计新增经营性收入1500万元/年。做好生态资源转化文章,扎实推进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试点工作,完成竹林碳汇分红超1900万元。全面完成村级资产“三清一促”工作。
2025年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部分内容)
2025年发展主要目标建议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完成商贸流通业县定任务,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坚决落实县委“三新汇聚”战略部署,通过发展新经济、壮大新产业、集聚新青年,真正实现产城融合、产城共兴。一是大力招引项目。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主动探索新形势下招商引资新路径,加强与异地商会、投资机构及中介机构合作,深入跟进测测技术、御渡半导体、中芯智达等新经济项目线索,力争引荐或承接落户新经济项目3个以上;全力推进高坞岭悦享小镇、余墩营盘山、朗里太和山等文旅项目,力争引进3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个。聚焦有效投资提质行动,加快推进金银岛、山头综合楼、上郎商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全力冲刺4亿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二是全面优化环境。结合县委“五个一”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充分发挥楼宇集聚优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依托上郎大厦、三友大厦等平台,吸引外来资本、产业、企业等进驻,全力培育一批亿元楼。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企业和重大项目培育库,引导中小微企业向龙头企业集中集聚,新增规上企业5家以上。三是着力集聚青年。持续建设“硕青”系列品牌,力争打造一批“青年友好商圈”、引领一批“青年项目”、营造一批“舒适空间”,全域布局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青年赛事活动,打响青年入乡“金名片”,力争建成青年入乡首选地。高效利用青创学院,为青年人才提供创业舞台,持续丰富双一村、石鹰村等“百人村”经营业态,加快推进松屿露营和“孤独图书馆”等项目落地运营,确保全年招引大学生及各类人才不少于2000名。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科技装备等领域,积极对接瑞鼎机械、翼生医疗等创业人才项目,力争全年招引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2个以上,青创项目60个以上。
抓改革促转化,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创新实施惠民、富民、济民举措,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城乡共富。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能级提升,以民生“小切口”实现城市“微更新”,精心谋划土地拆后利用、低效土地开发、预征土地管理等工作,扎实做好回迁房安置分房工作。全面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统筹抓好科技城迎宾绿轴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改造、“两水”管网升级、“三通八有”等重点工程,高标准推进云鸿路立面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德安高速政策处理,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扎实推进智慧停车、电梯加装、充电桩安装等惠民项目。深化片区组团发展新模式,系统谋划城东新版图,打好项目引进、基础设施提标和环境提升组合拳,加快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能级城市。二是拓宽两山转化渠道。深化“两入股三收益”“两退出三保障”“两承诺三带动”等强村富民改革,持续做好水生态价值转化文章,依托石鹰村、高坞岭村、三友社区等村(社区)水生态优势,加速推进石马漂流、奇梦岛二期、庄边溯溪等文旅项目,全面完成竹材分解点对外出租。持续深化利益联结,以街道强村公司为牵引,按照发展定位、区位优势、资源禀赋进行归类,推动发展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切实做好村社债务化解工作,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社区用房等闲置资产,全面推进三友大厦、递二大厦等村级物业租赁及经营工作。持续深化竹林碳汇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加强林地空间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竹林固碳能力、加大以竹代塑场景运用。深化商文旅融合,探索打造昌硕商文旅联合共同体,加快夜经济系列品牌迭代,精心打造美波登田园市集,谋划独松关古驿站区块文旅项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