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龙,是安吉县东北部一个玲珑秀美的特色乡,是一个半山区半平原的乡镇,乡域面积32.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73人,建乡于1950年,取仙溪水曲折、蜿似游龙之意得名。辖5个行政村,分别为溪龙、黄杜、徐村湾、后河和新丰。溪龙是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全覆盖乡、国家级卫生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国家级标准化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省级文明乡、省级森林城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验)小镇等,被农业部评为“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农业产业示范乡,有中国白茶第一乡美誉。2024年全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亿元,财政收入67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6万元。
区域位置优势明显。溪龙是长三角经济圈、杭州都市经济圈覆盖范围,地处安吉至湖州、上海的东北节点,安吉主干流西苕溪穿流而过,S306省道蜿蜒过境,目前与湖州、杭州、上海等周边大中城市构成了0.5-2小时交通圈。随着申嘉湖高速西延工程的完工,已经很大程度上缩短与周边杭州、上海城市的时空距离,有效助推接沪融杭进程。
白茶产业特色鲜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溪龙推广种植“白叶一号”,成为安吉白茶商品茶原产地,2002年后白茶产业迅速发展壮大。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视察溪龙并给予“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评价。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安吉白茶产业示范园,全乡茶园面积2.2万亩,白茶产量600余吨,年产值超过8.39亿元。境内规模茶企140余家,其中省级名牌7个、市级名牌15个,占据安吉县知名茶叶品牌商标的60%。安吉白茶成为全国首个在华东林交所上市交易的绿茶品牌,品牌价值超过45亿元。溪龙白茶市场交易十分活跃,每年有近10万人次的经销商前来交易,总交易量超过580吨。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溪龙乡规上工业企业共有17家,限上批零住餐业企业共有4家。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达19.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1.2亿元,同比增长23.4%;外贸出口同比增幅15.3%。园区电力、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完善,污水处理厂采用TOT模式运营,企业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近年来,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全乡高新技术企业达13家,占比达76.5%,战新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溪龙乡文旅资源主要集中在白茶原小镇、黄杜金叶子景区和新丰景区三大版块,辖区内主要旅游业态包括一片叶子茶饮空间、DNA数字游民公社、ACDC鹿园、PBJ咖啡、鸿顺游轮、天空之门等,酒店民宿总数量有13家。近年来,溪龙乡全力推进黄杜金叶子、溪龙白茶原、新丰浪漫水乡三个景区串点连线联动发展,每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全域大景区形态初显。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浙江省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第一点位于溪龙村上马坎,上马坎遗址填补了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将浙江古人类的活动史向前推进了近百万年,使安吉成为华夏古人类发源地之一,该遗址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吉白茶手工炒制技艺”、民间传统舞蹈“犟驴子”“立体竹编制作技艺”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先后举办四届安吉白茶开采节,电视剧《如意》在黄杜村生态文化影视基地取景拍摄,由上海景域集团打造的帐篷客·茶谷度假酒店坐落于此。
民生幸福社会和谐。打造集“产、供、销,游、购、娱”于一体的白茶特色风情小镇,陆续建成白茶文化街、安吉白茶生态文化展示馆、黄杜旅游集散中心、白茶街三期、青叶交易市场、溪龙茶镇等设施项目,白茶小镇品位逐步提高。所有行政村实现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创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个全覆盖。全乡建有老年食堂1家、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5家,惠及全乡老年人。新建溪龙小学和溪龙中心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村级文化礼堂5个,农村数字影院4家。
发展前景广阔无限。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乡十五次党代会的部署,深入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扎实开展“四新”主题实践,在“两聚一美”发展大局中勇担重任,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乡、开放兴乡、产业强乡”三大战略,构建“一核两翼三带”发展新格局,与上海爱家集团签订全域合作开发协议,全面推进“白茶之乡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建设,全力打造白茶产业发源地、茶旅融合标杆地、美丽乡村示范地、共同富裕先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