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美丽经济发展。融入大花园大格局,争当全域旅游排头兵,建设金溪画廊最美岸线。组织开展“草坪音乐节”、“戴家草龙节”等节庆活动,加大人气集聚。2020年完成创建3A景区镇;以下淤典范村打造为切入点,以16公里最美金溪绿道为纵贯线,坚持“农业+旅游”双轮驱动,创新成立“果食联盟”,精选经营主体、统一联盟标识、线上线下营销、连锁加盟,使生态观光、文化休闲、农事体验、绿色餐饮等有机融合,让绿水青山成为增收致富的“好靠山”;深化摸排各村潜在资源,建立“一村一档”,因地制宜发掘可持续性消薄项目。用好组团消薄,加紧步伐推进察畈现代化农业园抱团消薄项目,确保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着力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云阔轩书画院、明廉小学如期完工,投入使用,中村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开工建设;争取汉唐香府二期、察畈现代化农业园落地实施,全面完成205国道改道征迁任务,并保障无障碍施工;扎实推进农村饮用水提标达标工程。严格项目管理,重点加强项目立项、招投标、环节管理,加强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管理,规范村级项目运作,落实全程监管措施,提高项目绩效。
着力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以金溪绿道的贯通、下淤资源要素集聚为招商基础,精心挑选、对接适合本地资源发展的投资主体,有效转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加贴心的服务助力招引,持续深化“组团联企”服务机制,项目走访联系机制,开展“走亲连心”,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主动对投资主体,力争微电子及光纤制程用高性能石英制品制造项目等项目签约落地。
(二)更加注重品质至上,打造美丽宜居环境
着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产业“强”、环境“美”、乡风“淳”、治理“安”、农民“富”的要求,加大下淤典范村培育,建成下淤历史文化古村落,让美丽乡村在金溪画廊串珠成线;加快重点地块土地流转,做好集镇面貌长效管控,挖掘双溪公园潜力,形成金溪两岸互动发展格局。同时,推进“金溪画廊·窑里人家”职工疗休养基地、底本山海协作美丽乡村、集镇新区建设,变“点上出彩”为串珠成链。
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立足基础优势、主动拉高标杆,做好农房整治“后半篇”文章,努力打造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美丽的音坑风貌。巩固“无违建县”创建成果,充分发挥村级协管员、全科网格员作用,加强农民建房管控和风貌引导。保持农房审批高压态势,切实加强新批建房屋的巡查管理,确保新增违法建筑即查即拆;继续开展“五四三”工作,持续发力全域环境整治提升,巩固五水共治成果,建立健全农村集镇污水运维和清洁工程日常管理模式,强化“厕所革命”建设成效,推进公厕卫生保洁管理。
着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高质量推进垃圾、污水、厕所、庭院“四大革命”,垃圾分类“四分四定村”达100%,新建农村公厕6座,建成美丽精品庭院20个;持续开展“花开百村、果香万家”行动,推进山林近自然化改造、提升林相景观水平。全力做好森林消防工作,加强资源林政管理,严格执行禁伐制度。切实履行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加强山水林田河管理,大力整治盗伐滥伐、乱采乱挖、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保障音坑绿水青山永续利用。
(三)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加强保障改善民生
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加快推动教育发展,助力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高质量完成明廉小学建设,并确保如期投入使用;不断完善以低保工作规范管理为主导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低保、医疗、灾害等各项救助工作,加大对残疾人优惠政策;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加强文化礼堂“建管用育”,新建文件礼堂4个,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挖掘音坑文化,讲好音坑故事,唱响音坑声音。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全力发挥“四个平台”协同作战功能,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无差别受理”,不断健全乡便民中心服务职能,积极向村级便民中心延伸。扎实开展“三留”(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护航行动,全乡推广居家养老模式、“暖春”行动,新增来料加工点3个,增设110个就业机会;持续推动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精准扩面,确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9%和98%以上;高度重视低收入人群危房改造,确保年底全面完成整改。
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健全“1+X”联动工作模式、“四诊四法”、非正常死亡应急处置,完善落实综治维稳制度机制,筑牢维护区域内社会平安、和谐稳定的防线。建立综合治理以案说法联席会议制度,实现诉前联调工作机制及纠纷解决对接机制,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办事处”;持续加强“一长三员”队伍建设,做深做细做实网格;坚持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树正打歪”专项斗争,扎实推进“三防”(防火、防汛、防疫)工作,开展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整治,彻底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