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镇上下克难攻坚、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美丽天目山、幸福宜居镇”建设迈出了新步伐,较好地完成了镇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2.85亿元,税收收入4831万元。
一年来,我们统筹“战疫情、促发展”,硬核防控、精准服务,奋力夺取“两战两赢”。
1.众志成城筑牢铜墙铁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镇上下全员投入战斗,严防死守,以超常规的举措强力推进卡点值守、人员核查、居家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等各项防控措施,牢牢守住了第一道防线。在疫情爆发初期临安共计确诊5例、天目山镇就有3例输入病例的巨大压力下,全镇未发生二代感染病例,实现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目标,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
2.精准服务推动复工复产。按照“安全可控、精准有序”原则,构建三大专项体系,成立企业有序复工工作专班,建立复工企业服务联络专员制度,组建企业复工巡查专组,深入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精准打通复工复产堵点,获全区“服务企业360°”现场比拼二等奖。组织召开“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惠企提信心、联企促发展”政银企恳谈会,开展“天目宿集”预售、集中授信和品牌推广。举办农产品直播促销活动,大力推介本地优质农产品,打造地域品牌。
3.慎终如始抓好常态防控。聚焦秋冬季疫情防控,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措施,坚决守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底线,落实常态化防疫工作机制。宣传发动申领健康码3万余人,企业码900余家,加强健康码准入管理,强化智能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闭环管控,持续巩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成果。对石村获评杭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项目、促转型”,稳中求进、积蓄动能,发展步伐更加稳健。
1.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建立工作“项目化、清单式、责任制”管理机制,对排定的25个区域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专班包保,全力提速项目建设。重大产业类项目中,滨江“天目山小镇”项目一期336套合院全部完工,二期酒店、公寓等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实际投资额1.4亿元;大华“天目山精品人文体验酒店”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开始进入装修和配套工程施工阶段。完成西天目污水处理厂、垃圾渗滤液集中处置、藻溪河道气动坝、周冕等3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垃圾中转站、天然气站等区域重大基础配套项目有序推进。
2.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低产农田改造550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3400亩。大力发展美丽农业,完成美丽农业项目3个,建设美丽牧场1家,提升规模养殖场2家。全面落实“新制造业”计划,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完成企业兼并重组4家,整治“低散乱”企业7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 家。持续做实全域旅游,配合做好天目山名山公园规划编制,组织开展“农家乐规范化经营专项整治月”行动,全力运营“天目宿集”品牌,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月亮桥村入选浙江省首批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潭心谷民宿获评浙江省“白金宿”。
3.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深入实施“双招双引”专项行动,多渠道、多平台发布天目山读地手册和招商信息,全年招引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培育技能人才128人、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32人。注重发展动能集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完成任务数的115.7%,工业投资、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坚持做地招商,精准配置项目用地,不断提高土地供给保障能力,挂牌出让土地49.5亩,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28.1亩。
一年来,我们围绕“优环境、提品质”,厚植生态、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更加出彩。
1.环境整治全面升级。新增“无违建”示范村11个,实现“无违建”示范村全覆盖,防违控违体系进一步健全,周云村耕地保护协会做法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组织开展五水共治“五项竞赛、十大行动”,巩固“污水零直排镇”创建成果,扎实推进29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提升改造。大力推进“垃圾革命”“庭院革命”,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创成浙江省卫生村5个,浙江省垃圾分类示范村1个,杭州市垃圾分类示范村6个,美丽庭院景观带2条。
2.美丽镇村再展新颜。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天目月乡”新建摩恩国际营地等娱乐项目,运营步入正轨,列入省市机关和大型企业职工疗休养基地;创成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6个,杭州市精品村1个,杭州市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组织开展“城镇环境大整治、城镇面貌大提升”百日集中攻坚行动,基本完成集镇环河南街和滨河绿道项目建设。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完成泗老线、亭长线等8条“美丽公路”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总里程近20公里。持续发力“消薄化债”工作,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消薄“3020”目标,实现化债1557万元,超额完成三年化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