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茶产业产值突破1亿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11%以上,并全面完成10万元目标,森林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镇域出境水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社会保持总体和谐稳定。
围绕上述目标,2021年我们将重点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情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我们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策略,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懈怠、不放松。一是持续巩固防控成果。继续发挥好现有机制作用,聚焦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强化外来人员排查管控,全面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身体健康。加强卫生院、学校、农村文化礼堂等人员密集型场所管控,坚决防止疫情出现新燃点。二是全面恢复发展秩序。深入落实“六保”任务,突出抓好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精准开展包联帮扶,积极落实稳企惠企政策,帮助产销主体渡过难关,增强企业创造和稳定就业岗位能力。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留乡和返乡回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力度和政策倾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增加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低收入农户,动态清除零就业家庭。
二是聚焦林缘小镇建设,提升经济发展新能级。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围绕产业转型、项目建设、双招双引的思路,做好项目招引和创新驱动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不断夯实发展根基,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一是强化林缘小镇核心“肌群”。扎实推进唐头村古村落开发与保护项目,推进非遗文化广场、孝文化基地建设,展示苏庄历史文化底蕴。依托国家公园的政策红利和典范村建设,抢抓发展机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重点打造一条涵盖古田村、唐头村、苏庄村、毛坦村及苏庄集镇的森林康养线路,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科普研学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好农旅结合文章,持续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引导好发展好农家乐、民宿产业,丰富旅游业态。借势借力在生态保护、社区发展、科普宣教、地役权改革等方面与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协同作战,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成果共享,并在重大项目建设、村庄发展、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寻求支持和倾斜。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横中至桃源消防通道和方坡至下庄道路拓宽等重点项目,全面打通苏庄封闭现状;加快推进苏庄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和云台小区市政配套工程,充分发挥游客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等“三中心”功能,不断完善和提升集聚区商住品质。二是深入挖掘产业发展特色。依托“两茶”独有优势,不断扩大优势,补齐短板,推行一点带三片模式,优化茶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淘汰“低小散”茶叶加工作坊,逐步规范茶叶生产标准化。继续加大对老旧茶园的改造提升,推广多品种种植,延长茶叶生产产业链,研发新产品,增加产业附加值。依托龙头带动效应,招引主体,形成经济合作社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大区域品牌推广力度,引入高校力量和专业团队,争取融入钱江源区域公共品牌。继续支持和鼓励村集体带头发展中蜂、小香薯、红藜麦、碧根果等特色农业,种好试验田,补齐产业发展空缺。三是主动作为强化项目招引。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深挖发展潜力,充分运用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开展特色招商。积极争取对接上级部门苏庄在道路交通、文化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以项目招商,以商招商。筑巢引凤,系统梳理苏庄现有发展资源,分产业类型开展精准招商。
三是聚焦生态品质提升,塑造宜居环境新面貌。宜居环境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用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注重精准发力、精细管控,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一是强化生态保护自觉性。始终坚持“一切服从国家公园、一切服务国家公园”这一宗旨,把生态保护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建立环境保护各项岗位责任制,坚持领导层抓全面、管理层抓重点,用好护林员、网格员和苏庄保护站力量。坚持震慑与激励相结合,加大对生态破坏惩治和救助奖励力度。持续开展野生动物肇事保险和“柴改气”制度,为群众财产安全系上安全带同时免除农民耕作后顾之忧。建立巡查保护机制,牢记“三个决不带入”使命,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要将环境保护和项目施工、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运行。强化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自觉形成生态保护意识。二是增进宜居环境软实力。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充分调动农村巾帼服务队工作积极性,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洁美家庭评比,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高标准推进垃圾分类、垃圾兑换工作,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营造整洁宜居环境。持续推进三线整治工程,减少村庄“蜘蛛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韧劲,抓好污染防治工作,纵深推进“五水共治”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四是聚焦成果共建共享,激发民生事业新活力。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我们将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最关切、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大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将关怀融入点滴,将温情化为日常,让群众的获得感实实在在、幸福感真真切切。一是让人民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贫困户返贫兜底机制,继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和劳动技能培训,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持续加大民政、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规范发放各类惠农补贴。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促进返乡人员自主创业。继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做好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工作。加强对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在养老、扶贫、助困等领域提供更优质的民生服务。二是让人民的幸福感更有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做好做细国家公园生态科普第二课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整合、完善卫生健康设施。加强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阵地的长效机制建设,强势推进文化礼堂与乡村振兴讲堂两堂融合,切实保障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开展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建设,将农村群众用水安全落到实处。三是让人民的安全感更可持续。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通过建载体、织网络、巧宣传等形式,探索推行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现代治理体系,大力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深入开展危化品、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电信诈骗等专项治理,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