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区位
平湖市林埭镇位于平湖城区东南部,地处平湖地理位置中心,南接嘉兴港区,东临独山港,西、北与平湖主城区相接,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均在1.5小时交通圈内。镇内道路、河流纵横交错,东西向01省道、杭浦高速、平湖塘、南环路、平廊公路、三港路贯穿,南北向02省道乍王线、乍浦塘、稼书路、乍兴公路贯穿,规划中的沪平城际铁路贯穿并设有站点,水陆交通便捷。全镇区域总面积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172亩,基本农田面积39510亩,粮食功能区面积26386亩,流转面积17693亩,流转率53.37%,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33634人。
202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94亿元,可比增长1.3%;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46亿元,增长0.4%;实现财政总收入1.9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亿元,均实现正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59亿元,规上工业产值27.91亿元,均实现基本持平。全年完成企业规范性股改4家,新增上云企业41家,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和136.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65.6%。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77亿元,可比增长5.1%。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95亿元,占GDP比重达41.6%,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百家欣果业等2家服务业企业成功升规。
截止2020年6月末,全镇总负债为9.9903亿元,其中镇财政向市级财政借款1.433亿元,存量债券0.8675亿元,国有企业负债7.6898亿元(向市国资借款0.687亿元,向银行贷款7.0028亿元),债务规模总体可控。
历史文化
林埭镇古称清溪,农耕文明起源于4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历史文化悠久,历代名人辈出,为诗书之乡、浙江省“龙舞之乡”。镇内有大型良渚文化遗址——庄桥坟遗址,曾出土一大批珍贵文物史料及我国最早的原始文字——良渚文字,据考证比甲骨文早约一千年时间。镇内有文物建筑清溪桥,据史料记载始建于明朝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据统计,从元至清,林埭共中举人76名、进士37名。起源于林埭、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平湖九彩龙”舞龙艺术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嘉兴市著名商标”称号,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截至2019年,林埭镇已连续14年举办龙文化艺术节,连续11年举办家庭教育节,民间文化艺术持续发展繁荣。
发展定位
林埭镇在《平湖市域总体规划》中被定位为平湖市的生态绿核及L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林埭镇在平湖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打造城区东南宜居、宜业、宜游“城乡统筹示范镇”发展总目标,发扬“厚德务实、龙腾图强”林埭精神,狠抓经济建设,加快城乡统筹,推进民生共享,全面维护稳定,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快速发展。获得了国家“全民健身周活动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村镇”“卫生乡镇”“森林城镇”“水产强镇”“教育强镇”“体育强镇”“东海文化明珠”“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舞之乡”“美丽乡村示范镇”“信用镇”,嘉兴市“文明镇”“生态镇”“平安镇”“卫生强镇”“文化特色镇”“扶残助残爱心镇”“学前教育示范镇”“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镇”“无违建镇”“工业强镇建设进步奖”等荣誉。
当前,林埭镇正以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全面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统筹示范镇建设,深化经济创新、环境整治、民生共享、铁军打造四大工程,进一步打造成为长三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高地、长三角向往生活时尚旅居目的地、长三角中心城市融合发展示范地,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