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平顺县石城镇2021年度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Otr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四)紧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一是叫响花椒品牌。立足现有的1.2万亩大红袍花椒产业优势,持续实施花椒树提质增效10942.15亩,新种植扩面6255.2亩,亩产量增幅25%,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借助浩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1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平台,成立无刺花椒、纸皮核桃、连翘抚育等种植基地,继续改良新品种,达到提高产量、增收致富的效果。多次组织部分村干部、村民代表、农村致富带头人到内蒙、山东等地进行实地学习考察,结合当地实际调产引进种植金银花300亩、羊肚菌50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镇农业一产总产值达到1200万元,其中:建成无刺花椒、纸皮核桃、连翘抚育、休闲蔬果等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殖基地10余个,直接或间接带动100户农民增收100万元。二是做强乡村旅游。坚持“全镇发力、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全景石城”的发展思路,坚持“保护就是发展、特点就是卖点”的开发理念,紧紧依托16个传统古村落、民俗文化、山水风光三大优势,全面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打造。目前,石城镇有16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全国文明村、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家寨、白杨坡、苇水、王家庄等村旅游年接待人数突破20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3000人就业。今年把中心转移到强化管理和品质提升上,王家庄园实施了续扩建项目,建设了水上乐园、老虎嘴步道,贯通了旅游环线;苇水村对原有农家乐进行了提档升级改造;岳家寨实施了景区品质提升,建设了800米步游道,实施了夜间亮化。Otr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五)紧抓项目建设,全力保障项目进度。牢固树立“项目为王、转型为纲”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鲜明导向,坚持把产业等项目紧紧抓在手上,在“招”上加足马力,在“推”上铆足干劲,截至目前,完成固定资产总投入1.015亿,产业项目占比65.9%,其中一产固投590万元,二产600万元,三产5499万元。加快推进山西金水源硅矿等产业项目落地投产,该项目总投资9200万,投产后年开采硅矿30万吨,年产值1.4亿元。引进投资商实施了花椒交易市场旅游开发项目,现已投资建设近800万元;实施了龙门庄园旅游开发项目;推进实施了龙门山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40万元对太行天路漳河大桥段实施了提档升级,对交通沿线进行了绿化美化;对上港、自新、蟒岩、岳家寨四个村实施了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实现自来水入户,彻底解决了老百姓吃水难问题。这些项目的落地和顺利实施,为全镇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Otr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六)紧抓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今年以来,我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坚持分类整治、示范带动、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原则,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5次,制定印发了《石城镇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领导组,建立了排查整治台账,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1次,通过多渠道宣传、地毯式排查、精细化整治、大力度督查等措施,积极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取得了初步成效。针对交通沿线:清理交通沿线积存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142吨;拆除遗留、废弃的广告牌和无实际用途、有碍观瞻的视觉污染设施16处;整修坑洼路面、隔离带和绿化带179处;消除交通安全隐患6处;开展交通沿线绿化美化4000平米。针对村庄街巷: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580处;清理村内路旁“五堆”170处;整治路面污水225处;拆除违章建筑、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消除破旧裸露墙体35处;整理线缆“蜘蛛网”170处;清理村内垃圾65吨,疏通沟渠14000米。针对田间地头:整治废弃蔬菜大棚等无实际用途和杂乱杆线等设施1处;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处;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243吨。针对农户庭院:宣传发动农民参与3700户,其中脱贫户参与1303户;清理庭院乱堆乱放现象250处;清理庭院养殖、污水排放161处;厨房整治173处。围绕四个重点区域整治任务,建立了交通沿线整治管护、垃圾清运、群众奖励激励、村庄清扫保洁等长效管护机制。同时针对全镇石自线沿线双侧栽种连翘累计1000余颗,崔家庄至岳家寨天路旅游线双侧间种梧桐、绸李、青柏等树种5000余棵,冬青、黄杨、月季、各类花卉10000颗,结合旅游产业,因地制宜架设乡愁情思宣传牌、古村落文化旅游宣传牌、红色旅游宣传牌、石城农村特色文化宣传版面100余块,旅游道路观感美感进一步提档升级,文化氛围更加浓郁。Otr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七)紧抓“两委”换届,有力提升干事热情。为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紧紧围绕“选出好班子、换出好风气、展现新作为、推动新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思想上早谋划、行动上先准备,确保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由包乡镇领导带队,成立摸排研判工作组,深入各行政村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谈话等形式进行细致的调研分析,最终在本次村“两委”换届中,一是全面实现“一肩挑”。在18个行政村“两委”班子中,支部书记与村委主任均为同一人担任,全面实现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二是引进外出人才返乡。本次换届引进在外经商人士、致富能手、在外大学生、选调生、乡村教师、技术人员等各类人才共计25人,人才流入率达到了25%,三是年龄结构整体优化。本次换届,35周岁以下25人,45周岁以下57人,45周岁以上42人。相比上届,35周岁以下人数增长17%,45周岁以下人数增长17%,45周岁以上人数下降34%,整体年龄结构得到有效优化,通过选拔年轻有为,热爱村级事务、能力素质强的年轻人,为农村“两委”注入新血液。四是平均学历稳步提升。本次换届,大专及以上21人,中专及高中28人,初中及以下50人。相比上届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增加18%,中专、高中学历人数增加11%,初中及以下学历人数减少29%,整体提升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学历水平,整体提升了村“两委”干部的平均素质,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ongjie/huabei/10390.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