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保持政策持续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延续、优化现有帮扶政策,原有政策一律不退、力度不减。拓宽就业扶贫渠道,合理开发村内公益岗及临时用工岗位,促进就业稳脱贫。深入推动“志智双扶”,持续开展脱贫典型选树活动,充分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建立突发严重困难和边缘易致贫人口长效帮扶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二是更大力度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坚守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严控增量”避免“耕地非粮化”,让每一寸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
三是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做好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形成既合理规范,又颇具地域特色的乡村布局。深化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成果,序时推进解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问题,按照农户意愿,继续实施“厕改”,争取五年内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500户,继续实行环境卫生市场化运作,完善乡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加速秸秆“三化”利用,提升深耕轮作、压缩打捆能力。五年内高标准实施5个省级美丽乡村和集镇建成区综合治理提升工程。
四是更新理念推进农村改革。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好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严格执行宅基地用地指标和“一户一宅”政策。按要求做好村级财务分账工作。加大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力度,继续用好用足政策支持,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继续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增强路桥涵闸以及渠系网络配套,稳步推进农网改造和小型水利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一批排涝灌溉站点,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显著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排涝工作。
五是更严要求塑造良好民风。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工程。持续发挥村级组织作用,释放“一肩挑”集中高效体系优势。完善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引导农民理性表达合理诉求,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干群依法治事、管事、办事能力。继续发挥村嫂理事会制度,提高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畅通基层治理微循环。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建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制度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强基础、兴产业,着力强化高质量发展引擎。
一是在规划落地上“强引领”。不断完善全镇“十四五”时期各专项规划编制,确保谋划的各项工作能落地、见真效、利长远。继续坚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优化调整我镇土地规划建设用地,同时大力开展300亩土地“增减挂”项目,增加镇村财政收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土地、资金支持。
二是在基础建设上“补短板”。继续以农业和农村道路、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项目申报和建设力度,推动现有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加快推进润河镇庄台移民迁建安置、医养综合体建设、敬老院升级改造以及王临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工作。
三是在产业提升上“破瓶颈”。农业生产突出调整主线。根据润河沿淮地区地形地貌和生态特点,结合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水利条件等因素,重点推广小麦+稻谷+稻田养殖、粮食+经济作物、生态养殖、生态林业、水陆生蔬菜、适应性渔业等生产模式。”引导发展莲藕、水芹、茭白、菱角、芡实等水生蔬菜,努力形成规模效应。
四是在招商引资上“激潜能”。把“两化一推”作为“一号工程”,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推进机制,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着力于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的氛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商招商,鼓励成功人士引资本、优势产业引企业,充分发挥润河沿淮区位优势和农产品丰富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守初心、办实事,着力保障优质民生福祉。
一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教育资源均等化,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健康服务网络,推进学前教育优化提升,推动镇村学校撤并工作,统筹做好全镇范围教育资源优化布局调整。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加快完善润河镇地表水厂建成后续服务,确保全县人民喝上润河放心水。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高质量建成公共体育场标准足球场;加快“治淮博物馆”的修缮改造;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标准运营农家书屋,促进村级文化广场全覆盖。
二是层层织密社会保障网络。积极创建双拥模范乡镇,做好优待抚恤工作,依法落实国家各项涉军政策。实施困难群体救助工程,提升残疾人救助能力,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文体活动场所配套设施,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的精神文化活动;强化农村低保、临时救助等制度保障,密切监管帮扶资金使用,确保“程序合法、手续合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继续巩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参合率,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群众病有所医。
三是全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加强基层服务场所和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民主法治素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源头治理,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发展壮大镇村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保持扫黑除恶常态化、制度化态势,推进“雪亮工程”“一村一警”,常态化打击黄赌毒、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推进和谐润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