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探索创新五联工作法,成功在漕港村召开全县现场会,吸引周边县市观摩学习点赞。创建反诈骗微信群189个,下载国家反诈APP人数2万7千余人,累计劝返滞留缅北人员13人;高质量管护454个“雪亮工程”点位,集镇幼儿园、中小学实现校园安防“八个一”工程全覆盖;防溺水、森林防灭火、食品药品、企业安全生产等安全专项行动有效开展,成功召开全县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现场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参加大比武竞赛获得全市第二名、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空气质量监测站整体监测结果良好;曾家断面、良田断面水质量监测结果良好,投资600多万元的曾家、城头、床里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完成四家洗砂制砂厂环保整改。
(四)一年来,我们坚定步履、提升效能,“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三拼三促三提升”活动,创新开展“打好五大会战,争创美丽示范镇”行动,全面对标学习高安市石脑镇。全面提升改造便民服务中心,科学划分导办区、窗口办理区、休息区、自助服务区、政务公开体验区等功能区,高效整合百姓高频办理的民政、卫健、社保、医保等窗口,打造泗溪的第一形象窗口。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强化财政预算管理,严肃政风政纪,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机关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有效遏制吃喝风、玩乐风、走读风,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回首这一年,面对疫情防控、项目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繁重任务,我们风雨兼程、一往无前,在稳住全镇经济基本盘同时实现了社会各项事业较好发展。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产业结构还不优,经济总量仍然不大,缺少龙头项目支撑,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弱项;镇村干部面对复杂矛盾和问题担当不够,执行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一年,做好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对标“六个江西”建设,践行“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总思路,强化产业支撑力、加强城镇承载力、夯实环境软实力、改善民生聚合力、提升政府执行力,脚踏实地、接续奋斗、敢为人先,为“对接宜春中心城,争创中部百强县”作贡献,全力建设全县中心镇、重点镇。
为实现今年目标任务,重点从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一)坚持项目为王,在高质量发展上优质效、强后劲
做强工业支撑。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以高质量项目引进、高速度项目建设筑牢发展“压舱石”。千方百计引进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精细化工企业,综合运用以商招商、商会招商、以情招商,借助现有企业、泗溪商会、优秀乡贤,绘制“产业图”“人脉图”“资源图”,紧扣主攻产业选商引资,严格兑现各村招商奖惩,力争引进重大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支持现有企业通过并购重组、靠大联强实现转型升级,支持百思康瑞、帝缘酒业、聚合医药、意隆纺织、宏景盛纺织等企业技改升级,实现“老树发新枝”。
主攻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大、项目为要、项目为王”理念,谋划储备好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民生实事等项目,精心做好项目规划和专项债申报,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上级规划“笼子”;加强上海贵酒集团、浙江钧晟新材料、青岛核盛智能、青岛乾运高科、广东中德、宝天隆二期等意向项目对接,举全镇之力保障要素供给,加速存量土地利用、闲置土地清理,保障用地需求;坚持重大项目推进周报制,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细化目标任务,保障宏顺亿环保等项目顺利开工投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优化营商环境。对标营商环境提质提效年活动要求,落实干部对接企业制度,严厉打击企业周边干扰行为,认真当好“店小二”,深入开展企业家座谈会、“三联三访三促”活动,用好监督服务保障平台2.0版和“惠企通”平台,推动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应享尽享”,全力打造“办事不求人、遇事有人帮、无事不打扰”的良好营商环境。
(二)坚持三农为先,在夯实乡村基础上补短板、做实功
巩固脱贫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做好农户自助申报、干部摸排走访、上级部门反馈信息的三线预警工作,及时发现易返贫致贫人口,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杜绝规模性返贫事件发生;建立产业发展与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衔接资金精准投、产业项目联村投,依托鑫隆中药材种植等经营主体,促进增收致富;扩大小额信贷利用率,鼓励脱贫户、监测户自主发展中小型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保障水稻种植面积,完成6.04万亩水稻种植,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引领工程,依托“科技小院”、汇农合作社等载体,完善科技小院水稻科普馆实训功能,加强与高校合作,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支持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推动、主体培育,集中释放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鼓励支持发展油茶林、中药材、林禽、草皮、果业等林下经济产业,增加农林副产品种类数量,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