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美丽乡村”。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共富乡村”建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加快乡村提档升级,争取未来乡村建设项目,力争创成杭州市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实施麻车埠、沈家坞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实施乡村治理数字化工程,提升农村“三治融合”数字赋能水平,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1个。重新唤起“深山渔村”品牌活力,争创省级休闲乡村。大力推进10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优化村庄规划,合理布局项目,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切实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让村庄更强、村民更富,支持“强村公司”发展,制定消薄化债“一村一策”,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建优“美丽生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打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张“生态牌”。加大国土绿化工作力度,实施春季植树、营林造林、森林抚育等2000亩以上,完成松材线虫枯死松树清理5200亩。推进昌化溪、天目溪流域综合治理,深化分水江流域共治协同机制,打好五水共治跨区域协同“组合拳”。完成西乐村“零直排村”创建,推进生活污水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户受益率与覆盖率。继续巩固“无污染”镇创建成果,扎实做好城市扬尘、餐饮油烟、工业废气排放等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全年空气优良率达到95%以上。完善提升垃圾运维体系,深化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建设,创建区级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
3.重抓民生福祉,着力提升群众美好生活。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追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文化兴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激发文化创造活力,造浓“迎亚运”氛围,开展“迎亚运”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加强基层文化员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打造富有潜川特色的文艺节目,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越剧首演地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打造独具“潜川记忆”的民俗文化品牌,尝试推出特色文创产品。高标准抓好文物保护工作,用好、管好、保护好2处市级文保单位和20处市级历史建筑。实施“好家风”建设整村推进,推进“文化管家”社会化管理,打造“文明程度指数热力图”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镇级微融媒体中心,倡导乡风文明新时尚。
繁荣社会事业。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支持小学、幼儿园以及成校办学,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各类农民素质培训,着力推进社区教育。深化健康潜川建设,创成1个市级健康村,组织老年人等群体参加健康体检3900人次。深化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保障群众基础医疗。深化殡葬改革,建设公墓树葬区1处。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用好养老公建民营机制,支持村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的长寿生活。做好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提高双拥优抚工作水平。加强工会、妇联、团委等建设,强化妇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做好宗教、侨联、科协、红十字等各项工作。
抓好社会保障。全面落实稳就业举措,全力帮扶重点人群就业,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新增就业人150人以上。落实“防欠薪”工作,建立预警机制,健全重点领域根治欠薪长效制度。做好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工作,落实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18户。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扎实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升改造“残疾人之家”,实施精准高效社会救助,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4.重抓社会治理,着力提升基层智治水平。全方位提高治理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要扎实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智治潜川、平安潜川、法治潜川。
推进数字治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充分利用好远程视频服务系统和政务服务2.0两个平台,推动政务服务2.0向村级延伸,使“跑一次”向“跑零次”转变。打造城市治理“一网通管”标志性成果,拓展深化城市管理、基层治理、应急管理等智慧应用场景。推动四平台向全域智治平台迭代,做强一体指挥体系,加强“基层治理”应用场景开发,推进治理“一件事”联办,优化全科网格治理机制。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对重点路口、主要流域等场所纳入“雪亮工程”范围。
深化平安建设。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依托三级矛调中心,进一步提升初信初访化解率,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大力化解信访积案,努力“减总量、控新增”,力争年内化解信访积案50%以上。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引导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职能部门执法联动,统筹推进社区矫正、扫黑除恶、防诈骗、反邪教等工作,确保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强化风险管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深化运用精密智控机制,强化重点场所日常监管,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组织开展防汛防台、森林防火等演练12场。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动态治理危旧房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消防、道路交通、建设施工、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社会风险评估等工作,确保全镇社会面稳定,做好党的“二十大”、亚运会等重大节点维稳安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