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项目高标准建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五年来,我们推进“美丽公路”,颊浙线、侯龙线、河白线、大大线等完成提升改造,镇域内路网体系提档升级、内连外畅。我们实施“美好教育”,完成镇中心幼儿园、颊口小学改扩建项目,教育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我们建设“美丽城镇”,创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按照两星级标准建设的镇农贸市场建成投用。我们打造“村落景区”,大明山示范型村落景区顺利开园,杨溪、新峰创成3A级村落景区,大明山居、景溪山居民宿、东篱十二季、玫瑰园等一批精品酒店及民宿落户村落景区。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乡村高水平振兴,美丽乡村迸发活力。五年来,我们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历史文化村落、唐古拉风情小镇等项目建设,村庄环境优美如画,宜居宜业宜游的优势更加明显。我们完成颊口片、马啸片联村和浪广、浙川等村农民饮用水项目,受益群众17000余人,切实改善了农民饮水、用水条件。我们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办法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村集体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民生高幅度改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五年来,我们重视群众精神家园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我们关心“最可爱的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和省级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镇拥军爱民氛围更加浓厚。我们秉承人民至上理念,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2016-2017年度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们弘扬尊师重教,注册成立临安区首个镇级教育基金会,连续四年举办“最美乡村教师”评比,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我们服务弱势群体,关心关爱残疾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通过结对帮扶,牢牢守住民生底线。
各位代表、同志们,奋斗历程饱含艰辛,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团结一心、长期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清凉峰建设和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一是产业转型难度较大。全镇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在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形势下,部分企业生产和经营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企业应对风险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二是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短板。部分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消薄化债、增加集体收入办法不多,“两山”通道转化需要进一步拓宽,共同富裕工作任重道远。三是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少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担当意识不强,站位格局不高,谋划思路不清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以坚决的态度、务实的举措、优良的作风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五年,也是全面推动清凉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奋力赶超,争当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的关键五年。根据镇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持续擦亮“生态、富美、宜居”三张“金名片”,争创“两山转化、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三个“示范区”,精心打造山地运动休闲胜地,全力建设浙皖省际边关重镇④,为争当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贡献更大清凉峰力量。
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预计到2026年,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年均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达3.1亿元,年均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4亿元,年均增长4%;国地两税到4760万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全镇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镇山地运动休闲胜地打造,浙皖省际边关重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共同富裕迈出坚实的步伐。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镇政府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团结一心,狠抓落实,奋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新跨越。
一、发挥生态优势,着力深化“两山转化”
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论,深刻把握新时代建设“重要窗口”和争当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争创“两山转化”示范区。
1.探索两山转化新渠道。扎实推进浙江省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建设,全力打造融冰雪极致体验、国际化山地运动、山岳自然观光、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借助“浙西天路”颊浙线开通,科学布局产业项目,让沿线百姓走上共同富裕的“快车道”。依托大明山、清凉峰、杭徽古道等生态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拓宽村庄发展新思路。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全面提升村庄运营水平。巩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交易试点工作。持续加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试点推行集体统一建设农民安置区,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集约用地制度,探索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流转、统一风貌的农村宅基地供给模式。重视粮食安全,在粮食功能区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和建设用地复耕,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非粮化”,切实保护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