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完善城镇功能。紧紧抓住美丽镇村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机遇,不断加快镇村建设步伐。镇域污水管网建设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厂已正常运行。对镇域内多个街区进行了专项治理,乱搭乱建、乱摆摊点现象得到较好治理,做到了常态化巡逻与管理。顺利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创建验收,2021年获评“安徽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不断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防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突出抓好污染防治和“散乱污企业”关停清退、酥梨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工作。崔庄、侯楼、魏寨、杨集四个中心村长效管护有力。
疫情防控常态化。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化排查机制,严密关注疫情动态,对大数据反馈和网格自摸排数据实行一日一报,夯实84名网格长716名网格员包保责任。营造全民抗疫浓厚氛围,共计发放“各类宣传单”16000多份,各村广播次数合计2800多次,出动宣传车260多次。提前谋划核酸检测工作,设置26个采样点52个采样组,对104名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准备集中隔离点4处81个房间。稳步推进疫苗接种,截止2021年底全镇共接种新冠疫苗第一剂29984剂次,第二剂29350剂次,第三剂13378剂次,总计72712剂次。在当前疫情多点频发的严峻形势下,全力做好“外防输入”工作,做到人、物同防,特别是防人。对在外良梨籍人员通过电话、微信、一封信的形势倡导其就地过年;对预返乡人员宣传家乡防控政策,掌握返乡具体路线、时间,以便第一时间分类处置;对已返乡人员进行全覆盖摸排,该集中隔离集中隔离、该居家隔离居家隔离,同步做好核酸检测、居家健康检测,落实到位“五包一”。截至2022年1月17日,重点地区返良梨人员共491人,其中在县集中隔离35人,居家隔离89人,居家健康检测367人。良梨镇将继续坚持常态化管理,做到疫情防控和发展经济两手抓、两手硬,继续保持住当前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势。
坚决做好排涝救灾工作。2021年汛期以来,尤其是9月末的数次强降雨造成“十一”期间我镇农田在土壤水分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大面积积水,为扎实做好排涝救灾工作,我镇对全镇各村防汛重点地段进行情况摸排,会同各村干部群众商讨排涝举措,共出动挖机850台次,出动人数5600余人次,铺设涵管约3200米,疏通沟渠21.8公里;充分发挥“党群一家亲”的原则,镇村人员主动参与捐助,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共同筹集资金80余万元,镇村投入50余万元,不含人力总投入130余万元。购置及申请筹集大小口径水泵等设备129套。积极与国元农保对接,共理赔4280户206.7408万元。
人武、双拥、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工青妇、老龄、关工、安全生产、食药安全等工作等开展扎实,邮政、电信、金融等其他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五年来,开拓创新砥砺前行,荣誉加身征程再起
2017年,被评为“宿州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2017年安徽省森林城镇”;
2018年,被评为“宿州市第三批平安乡镇”、“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旅游小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镇”、“宿州市生态文化旅游实验基地”;
2019年,被评为“中华诗词之乡”、“宿州市五四红旗团(工)委”;
2020年,被评为“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乡镇”;
2021年,被评为“2020年度安徽省卫生乡镇”、“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全省第七批选派工作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良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人大代表、向关心支持良梨镇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良梨镇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薄弱,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还不足,人畜饮水、农田水利、道路交通、集镇建设、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改善;纠纷矛盾多发,社会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民生、保发展的压力巨大;政府职能转变、效能提升还不够到位,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对此,镇党委政府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担当意识,采取有力措施,集思广益、立足实际,想方设法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展望
今后五年,我们务必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发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号召,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届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抢抓政策机遇。实现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乡环境显著美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网络较为完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脱贫成果日益巩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显著改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依法行政扎实推进,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