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成以上目标,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对接园区建设,打造“园镇融合”新范式
完善规划布局,园镇高度融合。目前,我们已经初步规划了15.6平方公里园镇融合的区域范围,谋划了“一环、两轴、五组团”的空间结构,正在加快控规编制的步伐,结合“美丽圩镇”、全国重点镇的要求,打造以国道G240司前支线为主轴的“产、城、景”融合天际线。计划年内拍出100亩商住地作为中创新航员工生活区,按照“五个一”的标准完善园区周边配套设施,优化路网和用地布局,加快形成园镇融合“15分钟生活圈”,赛出“江门速度”、做出“司前贡献”。
优化资源配置,铆足发展后劲。计划今年内在园区南面收储1000多亩商住地,盘活缤纷汇广场,筹建一个产城融合党群服务中心,把全市、全区最优质的教育、医疗、商业等资源汇聚到司前。目前,我们还在对园区周边的厂房、土地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计划清退一批低产低效的厂企,为中创新航上下游配套的铜箔、铝箔、隔膜、电解液、箱体等企业的到来腾出空间,主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配套企业的引进速度和力度。
激活传统园区,提升企业效能。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引导本土企业重视“设计”和“品牌”,扭转不锈钢行业“重生产不重品牌”“重代工不重研发”的局面。制定“企业培育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对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精心式服务,着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把更多的企业纳入“金种子”培养计划,今年内至少培育5家企业升规入统。此外,还要利用好和RCEP成员国合作的机遇,擦亮司前“五金不锈钢制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牌子。
二、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开启“千强大镇”新模式
推进“科技引领”工程,提升“智造”能力。聚焦大湾区西翼科创高地建设,筹备成立一个产业创新服务中心,构建“中心牵头+高校支撑+企业协同”的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模式,实施“好产品,司前造”品牌战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集群数字化转型投资力度,打造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孵化自主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推进“工业振兴”工程,提升“强链”能力。聚焦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中创新航“引擎”作用,努力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打造传统五金不锈钢产业展会平台,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办展;积极对接江门“大招商”格局,优化高端装备及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动民乐高品质不锈钢管材项目参与第二季度集中动工,打造司前作为“五金不锈钢专业镇”的靓丽名片。
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提升“虹吸”能力。按照区委“五个围绕”的要求,紧盯“批而未供”“供而未动”“动而未产”的项目加快上马、早日见效。推动中欧国际物流园的建设进度,力促总投资近20亿的基实、冷链两个项目加快落地;引导前锋工业园一期、二期的企业进行增资扩产、技术改造,提高产值和税收贡献;启动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按照“淘汰一批、搬迁一批、引进一批”的原则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持续促进乡村振兴,展现“兴村惠农”新样式
确保粮食安全,拓宽“增产增收”新路径。按照“绝对不允许新增任何一块非粮化耕地”的工作要求,以“新增马上清零、存量逐步消化”为目标,持续保持遏制耕地“非粮化”的高压态势,完成今年4.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任务。实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广“水稻+”模式,做大做强“丝苗米”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推广“稻稻虾”等科学轮作生产方式,打造“晨虾夜鱼午温蛋”的特色美食荟萃;实现“米袋子”与“钱袋子”两手抓、两手硬,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游”新农村。推进“环卫一体化”建设,按照创文要求提档升级,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新建村、白庙村、田边村为先行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今年内力争完成30%的行政村“三线”整治,广泛建设一批“四小园”,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定期开展村庄“五整治”及“六乱”清理行动;加强对天等河水闸、第六冲等7个生态浮岛的管理维护,扩建司前污水厂,全面推进水环境保护。
推进“全域旅游”,打造“常来常新”新线路。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全力打造以“松山炮楼”为核心的红色教育线路,以“尚书里”为核心的历史文化线路,以“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的工业旅游线路,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科学开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以农业品牌培育文旅品牌,发掘各村特色文化,打造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精品村”、“网红点”;传承好千年古镇文脉,维护好镬耳屋、群乐园、古驿道等历史建筑,发扬好石步金龙、关公文化、木板年画等历史文化品牌。
四、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续写“以人为本”新公式
实现优质服务共用共享。随着园镇融合进程的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汇聚,我镇必须“接纳得住”“承受得起”“服务得好”,加快医疗、教育等各项社会资源、优质服务的共用共享;加快构建全维医疗保障体系,完成一批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持续扩大“家门口”的医疗服务覆盖面;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落实“双减”政策,办好老年大学,升级一批公办学校基础设施,全力打造“一校一品牌”;不断完善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推动圩镇环境持续改善,确保社会稳定、和谐,让所有在司外来务工人员都有“家”的归属感、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