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清理规范村级集体合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常态化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驻村干部带头干、党员专心干、群众一起干”的浓厚氛围,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洁化、绿化、美化、文化”。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文明镇村创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以更强手段优化生态环境,擦亮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发展必须与生态化原则“挂钩”、与自然要素过度消耗“脱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一是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完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加大对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力度。落实河长制,加强河湖环境综合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加大对养殖场、道路工地扬尘等污染源管控力度,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从严从重从快打击环保违法行为,巩固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成效,防止问题反弹。
二是加快推进科学绿化美化。深入落实林长制,强化“管绿”“护绿”责任,全力开展生态林管护工作,坚守森林防火安全底线,打造区级林长制示范点,推动林长制工作落实见效。尽力化解林地纠纷,特别是有序化解涉丹霞山林地流转的历史矛盾化解工作。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因地制宜打造更多“四小园”、增设美化绿化景观。
四、以更多举措提升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退役军人、困难群体等创业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强化分层分类施保,实施差别化救助,重点加大对低收入家庭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重病患者和重度残疾人、三四级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及单亲、支出型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的救助力度。
二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韶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健全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街道清洁、车辆摆放指引等整治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积极配合上级文保部门开展历史文物挖掘研究工作,做好对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舞春牛”、“猫公狮”、“划龙舟”、“蔡家拳”的宣传工作。落实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工作日全天免费开放制度,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五、以更强担当统筹社会安全,筑牢高质量发展新保障
牢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注重堵漏洞、强弱项,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一是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国务院二十条优化措施、优化“新十条”以及省优化防控措施八点意见和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对疫苗接种、宣传引导、疫情监测、重点环节防控等工作开展详细部署,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要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是坚决遏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强化安全生产生命线、高压线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三必管”要求,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突出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确保大局和谐稳定。
三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加大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力度。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保持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整治突出毒品问题三年行动,持续巩固禁毒工作成效。积极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六、以更实作风强化政府建设,展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
做到“四个强化”,以必胜信心、优良作风和昂扬精神状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强化党对政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
二是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及村(社区)“两委”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