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在三角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李凯航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全镇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坚强定力、必胜信心、有力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紧盯目标谋发展、促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实体经济高位求进。全年实现GDP96.9亿元,增长11%,排全市第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6.1亿元,增长21.4%;规上工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16.8%,排全市第3。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在“十三五”总量排全市第2、第3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迅猛势头,实现工业投资27.5亿元,排全市第3,占全市总额10%,工业技改投资15.2亿元,排全市第4,占全市总额超11%。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1家,净增56家,总数达250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2家,总数达63家,均位居全市前列、创历史新高。
项目建设质效双升。全镇上市公司6家,上市培育库企业8家,全年新增签约项目36个。新招引项目中的深圳企业占比达80%,是吸引深圳优质项目落地最多的镇街之一。市级产业平台新增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超53亿元;在谈项目36个,总投资超182亿元。实现6个新项目动工,年内完成投资17.68亿元。全镇20个重点工业项目推进排名全市第4,工业投资进度达110.7%。
农业经济总体良好。继续贯彻“抓住一条鱼”和“把生鱼做成‘熟’鱼”战略,全年农业总产值16.8亿元,排名全市前列。其中,生产商品生鱼超8万吨,产值超10亿元。制定生鱼地方养殖标准,从源头提升生鱼品质。举办“2021三角生鱼美食文化嘉年华”,全力打造耳熟能详的地域美食新品牌。三角镇生鱼产业园成功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逐步形成苗种生产、成鱼养殖、流通和加工一条龙的成熟产业链。
二、保持韧劲提质效、聚动能,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继续推行将排污权“水量”与产值、税收挂钩的硬措施,收回近2.8万吨水量。电镀、印染、化工行业223家企业中淘汰9家企业,淘汰52条老旧产线,新增62条自动化产线,实现企业排污指标的初次分配及动态再分配。高平化工园区内企业总产值达163.8亿元,同比增长25.1%,规上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1.54%。《高平化工园区转型升级,把“死水”变为“活水”》被评为全市稳企安商优秀案例。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全镇56家企业完成技改备案,总投资额17.35亿元。在库技术改造项目114个,总投资51.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15个,技术改造已实现规上企业100%全覆盖。紧密推进项目申报,成功申报省、市技改项目入库分别14家、23家,技改项目总投资达9.78亿元,申请资金达1.26亿元。
创新动能加速集聚。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构筑发展新优势。目前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院士工作站1个、大型检验检测中心3个,高新企业73家,拥有知识产权企业超20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市级技术中心3个、市级工程中心3个。借助中山综试区政策红利窗口期,创新培育新业态,完成跨境电商业务金额近6800万元。全年人才入户275人,其中高层次人才7人,发放高层次人才专项津补贴较2020年增长7倍。
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实行企业诉求“马上办”“马上办妥”,化解项目落地难题30多个。仅用3个月时间促成鼎科项目从对接到落地;合力解决子博项目规划报建难题,实现拍地到动工仅用时20天。在全市率先实现证照登记业务“即办即领”全覆盖,提高登记效能。协调镇内金融机构为450多家次企业新增授信45亿元,发放贷款超35亿元。高效落实“减退缓”政策,为企业汇算清缴审批退税3000万元,获人民日报报道。
三、全力以赴抓工改、促治水,两大攻坚实现新突围
破解土地瓶颈攻坚战吹响冲锋号。通过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强化产业用地保障。以电镀、染整等5大片区为先行抓手,高效有序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在全市集中动工令启动后,东太染业、国泰染整、银马纺织等3个项目率先完成拆除工作,拆除面积34亩。全年完成新增改造任务305.54亩,完成率101.85%。完成改造任务118.19亩,完成率131.32%。完成镇村连片工业园区拆除整理任务75亩,完成率107.14%。
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擂起开战鼓。按照“三通三控一平台”的总体思路,整体推进全镇水环境科学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完成2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建设,实现劣V类河涌数量从2020年的22条减少至2021年底的10条。全镇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建成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1.5公里生态隔离带。新涌口水厂被评为全市唯一的农村供水“国家级规范化水厂”。年度水质排名全市第4,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四、凝心聚力抓建设、优管理,城镇品质得到新提高
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启动十余年来最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EPC项目一、二期工程,项目总长10.827公里,总投资超4亿元。高平大道改造工程一期(迪茵段)、福泽三街延长段道路工程均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大力整治水浸黑点,完成光明村7队排水及凤尾涌改造、高平村11股涌泵站改造、进源路路口水浸黑点整治等工程。优化居民生活休闲环境,完成三角公园改造工程和东北组团儿童公园二期工程并投入使用,获得群众的一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