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们积极应对,科学治理,重大风险有效防范。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高效完成两轮共31.8万人次全员核酸检测,全镇保持“零疑似病例、零确诊病例”。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104.23%。主动化解劳资纠纷,为4342名劳动者追回工资3945万元。成功调处社会矛盾132件,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下决心妥善有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历史拆迁安置地办证超250宗。加强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监管,采取“直播+”监管模式,市民食品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推进“八大专项”“飓风2021”“防命案、压事故、降警情”等专项行动,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54%,破案率同比上升5.82%,移送起诉数同比上升92.67%。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完成六顷水闸重建,动工建设藤蛇水闸,众志成城防御“烟花”“圆规”等强台风。完成胜隆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十个有”建设。消防救援大队新营房建成投入使用,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政府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高标准建成镇委党校和乡村振兴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培训超40场次,参观学习人员超5000人次。高质量完成政府领导班子换届。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出普惠性企业法律服务,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021条。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打造“马上办办公室”“行走的办公室”,有效解决先行、优普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堵点难点问题。开展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落实政务服务“四免”优化工作,梳理可应用小套件实现免证办理事项418项。深化财政改革,数字财政系统成功上线,切实推行预算资金项目库管理和绩效管理。村级财务规范化水平考核排名全市第一。推进廉洁政府建设,高标准建成廉政教育中心。强化审计监督,开展内部审计项目47个。加强队伍建设,成立水污染治理和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指挥部,调集精锐干部组成重点专项工作攻坚队伍,在一线锻炼和考察干部,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逐步增强。
国防、人防、统计、档案、地方志、工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领航定向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企业家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企业家,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关心和支持港口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港口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不少坎坷、不少束缚: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产业能级和竞争力不强;土地碎片化问题突出,岐江新城连片储备用地未发挥作用;城乡基础设施仍需大力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存在不少短板;水污染治理任务艰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与群众需求还有不少距离;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斗志和毅力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勇于直面问题,坚决扛起责任,采取有力措施,逐步予以解决。
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港口镇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突破之年。站在新起点,我们将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按照镇第十六次党代会和第十七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的工作安排,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安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1+6+N”发展战略,着力谋发展、强产业、兴城市、优生态、惠民生、保稳定、转作风,规划建设超万亩高端制造产业园,努力建设经济重镇和先进制造业重镇,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和城市品质,全力打造独具特色魅力的“高端产城、活力港口”。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稳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提升经济发展能级
坚持工业强镇、制造业强镇,始终将实体经济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全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一)全面谋划产业发展。深入对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和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规划,以我镇长16.3公里的沙港公路为产业轴带,谋划若干个主题产业园,形成全镇“一带多片”的高端制造业产业布局,高标准整合打造超万亩高端制造产业园。胜隆片区强化总部引领功能,重点布局研发总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科创等产业,打造高端产城融合的新平台;木河迳涌南岸片区重点布局创意展示、现代商贸、配套创客中心和展贸中心等业态,打造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丰片区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浅水湖北片区重点规划创意游乐产业集聚区;石特片区加快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打造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大南岛片区发展集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