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固根基、强治理,平安建设成效明显
圆满完成2021村(社区)选举换届,组织意图人选100%当选、一次当选,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村(社区)“两委”队伍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坚决有力,重点场所、行业领域100%管控到位,两次超额完成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高效稳妥推进疫苗安全接种,接种率保持全市前列。深入推进“大网格”社会治理,新增“特殊困难人群探访”入格,全年网格事件12169件,结案12154件,办结率达99.88%,群众满意度、安全感显著提升。调解仲裁工作卓有成效,2021年劳动人事争议调撤率全市排名第一。深化基层治理,建成里溪红色法律大讲堂,推动里溪村获评2021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双拥工作扎实有效,获评全市双拥工作贡献突出单位。大力建设平安板芙,整合110指挥室和情报中心,实行情报、指挥、勤务、行动一体化运作警务模式,全面压实“防命案、压事故、降警情”工作责任,2021年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1.87%,破案率同比上升4.68%,全年未发生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生产安全重大事故,全镇经济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连续10年未发生非正常到省、进京上访和集体到市上访事件。
此外,团委、武装、公资、征地、供水、供电等部门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都作出了新贡献,取得了新成绩,树立了新形象。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位代表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奋进、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镇干部群众、企业家,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仍然不高,对标全市发达镇街,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企业数量偏少,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二是城镇、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河东、河西片区“拖后腿”问题仍需加快解决,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自助造血能力不足问题仍未有效解决;三是城镇功能品质有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低效工业厂房改造任重道远,未达标水体整治和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还需付出艰巨努力;四是社会民生事业存在薄弱环节,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配置仍不够均衡。五是一些干部创新意识不够、担当意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和畏难情绪,加快项目建设的推动力和执行力有待加强。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我镇加快高质量发展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大战略、两大攻坚战、一篇大文章、五大工程、一个坚强保证”工作部署,坚持强产业、提品质,抓文旅、优生态,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城镇功能品质提升,坚决打好打赢治水和工改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抢机遇开创板芙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板芙综合竞争力。
2022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以上,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年度计划。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扣发展大局,打造科技型创新性发展平台
统筹推进重大平台建设。主动融入中山科学城建设,进一步完善板芙区域规划编制,积极利用智装园内近1000亩可供工业用地承接科学城先期科技产业,大力引进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端产业,提高智装园产业承载力。加快中山科学城板芙科创园建设,年内投资达到3亿元以上,力争打造国企与民企合作“全市标杆”。加快智装园扩园提质步伐,全力申报智装园为省级工业园区,谋划实施二期扩园工程,争取落实园区北面3000多亩基本农田指标,奋力打造万亩级现代工业园区。推进“板芙智造特色小镇”建设,聚焦主导产业,完善配套设施,挖掘板芙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促进“产、城、文、旅”四位一体有机结合,全力打造中山特色小镇新标杆。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推动一批基础设施、市政配套、产业发展、民生保障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完善重点项目全流程管理服务和全程代办机制,探索构建经科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全力配合的“大项目”推进格局,以试点“中山市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平台”为契机,精准解决重点项目落地瓶颈问题,推动实现新招商项目“拿地即动工”常态化。加强固投项目入库储备和项目进度跟踪,定期开展项目入库情况跟踪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增资扩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双周工作例会、重大工业项目周报等制度,全力推进安捷芯5G通信芯片、富恒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年内新增动工项目不少于10个,计划投资总额不少于20亿元,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超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