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聚力生态赋能,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以花卉苗木、水产养殖为重点,加快发展沿西江水产养殖、沿古神公路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力争打造成两大特色农业基地。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年内新增4家市级家庭农场,申报1个水产养殖专业村。依托里溪改革元素、金钟山红色资源、“一河两岸”优美风光、西江鲜美河鲜等特色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响“生态板芙”品牌。加快启动板尾40亩商住地转工业地,谋划建设集加工、交易、配送、仓储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冷链基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岸水产集散中心。引导更多资金、技术、人才下沉,积极盘活农村闲置用地,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力争基本消除相对困难村。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创文工作机制,坚持创文常态化全民参与、全域实施、全面推进,以绣花功夫提升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大力推进“五大美丽”行动、“四小园”建设,纵深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创文爱卫”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文明程度及美丽乡村指数测评排名全市中游以上。深化示范村建设,力争金钟、广福2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对象建成验收,谋划实施里溪三期景观设计改造,进一步完善配套、提升环境,着力把里溪打造成示范村镇级标杆。
六、坚持民生为本,擦亮普惠共享民生底色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稳住就业基本盘,健全完善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机制,积极开展对口就业帮扶、劳务对接,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年内新增就业人数不少于1000人。做实“众帮共扶”特色品牌,以“一个帮扶平台、两大工作机制、三级管理服务圈、四大创新救助方式”为抓手,建立“政府兜底+村(居)包干+社会支持”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体及边缘人员提供精准帮扶、特色救助,实现能帮尽帮、一帮到底。提档升级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建成1个集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努力构建“一中心多站点”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深入推进双拥工作,力争年内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板芙中学综合楼建设,力争9月份成功招生,更好满足适龄学生入学需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板芙咸水歌、板芙醒狮等传统文艺特色发展,持续完善镇图书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特色书屋、共享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常态开展全民阅读、文艺下乡等活动,高质量建设“文化板芙”“书香板芙”。持续擦亮“互联网+慢病管理”金字招牌,不断拓展“互联网+”服务内容,完善免费发药、健康特派员等长效机制,推动实现“治慢病”与“治未病”深度融合,让“健康板芙”成色更足。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经前期广泛征集意见,并经镇党委会及人大主席团讨论同意,形成了13项民生实事备选项目,请各位代表从中选出10项,作为我镇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推进水域环境治理;三是推动路域环境提升;四是增强教育服务供给;五是加大医保惠民力度;六是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七是推动河西片区快递“最后一公里”建设;八是开展重点群体关爱行动;九是助力人才发展创业就业;十是改造提升供水管网;十一是农业保险提质增效;十二是开展地质灾害点、易涝点整治;十三是传承岐黄之术提升中医药服务素养。
七、坚持齐抓共管,促进社会善治基层共治
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状态,树牢“一盘棋”思想,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严格落实全链条防控责任,安全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积极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强化安全风险研判和源头治理,全面加强生产、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隐患排查、问题整治,有效减少亡人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推进“打防并举”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强化“防命案、降警情”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及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大力推进“八五”普法,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加快建设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社会治理“大网格”为基础,积极构建“大数据+网格化+信息化”非诉纠纷多元化解综合体系,努力打造群防群治基层治理品牌,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深入推进信访矛盾攻坚,抓紧解决外嫁女权益分配、问题楼盘办证、征地拆迁补偿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八、围绕务实担当,建设法治廉洁有为政府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刻领会党的百年奋斗重大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和镇党委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