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镇推进,全面落实村庄清洁行动,稳步推进村庄亮化美化、街道整治、旱厕改造工程,加大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白色污染”治理,深入开展秸秆垃圾焚烧、陈年垃圾集中清理等专项治理,美化提升村容村貌,干干净净迎接小康。二是持续加强生态建设。深入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落实河(湖)长制,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固体废物行为,力争在生态保护上取得新的突破。三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以中心村等为重点,大力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年均栽植适宜苗木1万株、新装路灯150盏。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健全垃圾治理保洁机制,促进村庄整体提升,力争新建美丽乡村中心村8个。
(五)全力支持民生事业,落实落细惠民政策
一是加快推进基础建设。积极与上级部门衔接,争取跟多项目和资金支持,完成行政村组组通道路硬化全覆盖、沟塘河渠整治全覆盖、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管网全覆盖,推进农村电网、互联网建设改造,提升供电能力、网络质量,为农村发展打好基础。
二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利用好黄桥镇区位优势,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义务教育着重打造黄桥镇中学、新庙中学、黄桥镇中心小学、黄桥二小,引领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发展,吸纳更多优质生源入学。学前教育着重促进普惠优质发展,在保证八所公办幼儿园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再推进公办幼儿园的新建及高质量民办幼儿园的引进,促进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是凸显科技兴镇力量。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优势产业技术上的跨越发展,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和技术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优势资源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一批与我镇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设施,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用技术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
四是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计划生育工作坚持抓好优质服务,以优质服务为抓手加强计生服务机构队伍建设,稳定机构和人员,努力推进优质服务,切实把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卫生工作着力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抓好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常态化防控,做好传染病监测、预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与疫情处理,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发病数,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同时以创建等级卫生院为契机,推进医养中心建成使用,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争取建成一级甲等医院。
五是严格落实民生政策。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新建薛桥村养老院,确保特困供养老人吃好、穿暖、居住环境优美、有病及时医治。推进殡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倡新型丧葬形式,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六是办好文化服务大众。认真落实新时代社会实践中心的运营机制,整合与文明实践活动相关的宣传讲习、文明创建、生态环保、好人评选、党员活动、移风易俗、文艺活动等各项平台载体和人员队伍,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设施配备,定时开放农家书屋,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培育文明新风,抓好政策落实,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更好发展。
七是社保工作惠及全民。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工作中心,积极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实现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技能培训,免费推荐上岗,尽可能多的提供本地家门口就业岗位(经开区、循环经济园区、扶贫车间、农业龙头企业等岗位)。对未就业农民工群体和高校毕业生以及退役军人组织参加各级专场招聘会,提高就业率。同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六)多措并举谋划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抓重点、提质量、增动能、强基础,实现黄桥镇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产业兴旺大发展。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申报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项目,打造扶贫产业园区,引进电子商务公司,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乡镇,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乡风文明促和谐。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挥妇联组织优势,成立村嫂理事会,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显成效。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生活富裕奔小康。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培育力度,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一批懂政策、善管理的农经人才队伍和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的安心,吃的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