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地产低迷,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降。
由于疫情刚刚结束,居民收入增速放缓,购房意愿下降。同时,一些楼盘没有取得预售证,可销售楼盘少。受上述因素影响,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高达63.4%。
(四)限额以上零售业和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低迷。
1-6月零售业销售额仅增长5.5%,1-5月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仅增长5.8%,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较大。
五、工作建议
(一)大力推进农村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镇农村统计工作。
一是抓好蚕桑优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提升“宜州桑蚕茧”品牌影响力。探索实行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养蚕方式,实现桑蚕养殖提质升级。二是抓好粮食、蔬菜、食用菌、甘蔗、水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三是抓好肉牛、肉羊、生猪和水产品等生态特色养殖产业,支持重点生态养殖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加快农业与服务业融合,扎实推进桑蚕茧、天下合寨等田园综合体建设。
(二)延长产业链,推进工业提质升级。
一是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督促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二是做好重点工业项目的推进,特别是产业链延伸项目,为工业提质升级打好基础。三是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标准厂房建设,重点推进茧丝绸产业园标准厂房、轻纺城综合加工区、辅料加工区、服装加工区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抓好园区供水、供电、集中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路网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抓住时机做大做强建筑业。
一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知名建筑业企业在宜州注册法人企业,带动本地建筑业提质升级。二是相关部门对入驻宜州的企业予以大力支持,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企业争取工程项目,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发展机遇。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持续稳消费拓市场,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二是加快商贸物流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抓好农产品网销品牌培育和电商直播带货,建立“宜州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四是加快文旅设施建设,强化旅游营销,打响“三姐故里·歌海宜州”文旅品牌。注重旅游资源多元化开发,深挖旅游资源,培育历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等新旅游产品。
(五)做好跟踪服务,加强项目储备和入库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重点交通项目跟踪服务,全力配合推进河池(宜州)西过境线公路、罗城至宜州、宜州至上林、河池至荔波、梧州至乐业(鱼峰至宜州段)等高速公路建设。二是做好项目储备和入库工作,各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上级对口单位沟通对接,掌握在宜州实施投资项目情况,及时收集材料申报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