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桑营镇位于太和县最北部,处两省 (皖、豫) 三县 (太和、亳州、郸城)交界处,G105 国道南北贯穿全镇,交通便利,是阜阳市的北部门户。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辖区面积 58.40 平方公里,人口 4.62 万人,辖 9 个村委会, 91 个自然村,耕地面积 6.07 万亩,是安徽省森林城镇。该镇始终坚持以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以党建引领促经济社会进步,群众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2021 年桑营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4.3 亿元,农业生产总值 1.776 亿元,工业总产值 2.52 亿元,财政收入 131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5120 元。 一、坚持农业为本。科技兴农纵深发展,全镇现有各类新型农业主体 140 多家,农业技术推广引领作用。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标准治理 8500 亩;特色农业势头喜人,脱毒红薯、晚秋黄梨等蓬勃兴起;畜牧养殖规模化发展,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绿化苗木连片种植,全镇达 5000 多亩;土地单位产出持续提升,现有省级养殖示范基地 1 个,食品认证品牌 4 个。二、强化工业驱动。木材加工、新型建材等行业快速发展。以规上企业金鑫木业为代表,产值逐年提高,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不仅带动了就业,也激发了群众创业热情。三、产业发展迅速。居民服务业步入快车道,餐饮、物流、商超等个企不仅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丰富了群众物质需求,还增加了收入。粮食购销市场活跃,全镇较大规模粮食收购户 50 多家,从业人数 300 多人,年交易额超亿元。四、社会事业有序推进。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健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国土管理机制日趋健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扫黑除恶重拳出击;民生工程落实有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
【农业生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持续增加林果、中药材、脱毒红薯等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转变,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率,向农业要效益,向土地要生产。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进程,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扩大农业科技推广,增强农业技术引领,脱毒红薯、晚秋黄梨等特色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种植产业结构,扩大高效农业规模,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报省、市示范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经济发展】2021 年,桑营镇始终坚持稳中有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将单一化种植模式向林果、中药材等高经济效益作物种植转变,加大农业科技辐射引领功能,不断增加新型农业主体,截至目前,全镇共有专业合作社 76 家,家庭农场 56 家。其中省级示范基地 1家、市级示范社 3 家、示范家庭农场 2 家、农产品质量认证 2 家。同时加快第
三产业发展,粮食购销、餐饮等服务业经济占比逐年递增,粮食收购户 50 多家,年交易额超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桑营镇总体谋划,紧跟发展步伐,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治理面积 8500 亩,机井 52 眼,平板桥 18 座,涵桥 52 座,水泥路长 10.04 千米, 清理中沟1246 米,清理小沟 10760 米,开挖塘 3 个,护坡中沟 470 米,塘护坡3座。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新修道路 3544.5 平方米,安装路灯 213 盏。105 国道加宽、引江济淮正在实施。镇域内以工代赈项目新修道路321.7 米,其他新修道路 3951 米,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新建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办公环境。
【社会民生】 1.社会保障。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要求,切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桑营镇始终将民政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关心关爱敬老院老人和退役军人,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全年度共发放低保补助 83.71 万元,五保补助16.97 万元,残疾护理补助 4.76 万元,残疾生活补助金 4.74 万元,80 岁以上高龄补贴 2.36万元,困难老人生活补助 4.27 万元,2021 年 60 岁老 兵发放资金 5.8 万元,重点优抚对象 12.03 万元,优待金发放 4.94 万元。同时 对农村低保户实现动态管理,纳入应保尽保范围,并积极推进殡葬相关事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部署;
2. 脱贫攻坚。2021 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 年申请以工代赈新建乡村道路和沟塘治理项目一个,激发了脱贫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坚持“四个不摘” ,产业、教育、医疗、教育等政策持续实施,确保过渡期内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保持稳定。产业方面 2021 年全镇共申报 4 批特色种养业补贴 398 户 41.52 万元,70%奖补资金已全部打款到位。2021 年已脱贫户均代缴大部分新农合参保资金,“351、180”措施未间断实施。就业方面脱贫户及边缘户共实现就业 1229 人,超去年水平。调整光伏收益分配,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镇新开发光伏公益性岗位 131 个,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2021 年春季学前教育资助 40 人 2 万元,春季义务教育资助 381 人 10.96 万元; 春季雨露计划资助脱贫户 72 人 10.8 万元 ,秋季雨露计划资助脱贫户 74 人11.1 万元,边缘户 1 人 0.15 万元 。2021 年秋季资助义务教育 424 人 11.75 万元,2021 年秋季学前教育资助 72 人 3.6 万元。全面组建监测网格,常态化摸排。全镇组建了 1 个镇网格,9 个村网格,370 个组网格,镇级网格由乡村振兴站分管副书记、乡村振兴站站长等站所负责人共二十名网格员组成。全年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 4 次,深入走访共排查脱贫户 1796 户、边缘户112 户、所有一般农户,重点关注是否有返贫致贫风险,群众现在生活状况等,通过集中排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全镇暂不存在返贫致贫风险。
3. 社会事业。 (1) 文化。2021 年共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 120 余场次,开展 送文化下乡 16 场次,文化氛围浓厚,活动内容丰富。村级自主举办活动 30 多场,送戏下乡 12 场,戏曲进校园 3 场,每月每村 1 场送电影,群众在家门口就 能欣赏到文化盛宴,接地气的文艺演出,群众拍手称好。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树立了品牌项目,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辅导服务进一步创新做实,李慧、丰含英被评为安徽省村级文化带头人,张俊花、张素莲、王晓静、薛凤被评为阜阳市乡村文化带头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开展送书上门、网上展示活动,文化志愿服务得到加强,乡风文明得到提升,县级文保单位唐孤堆成功改造,文化市场平稳有序,举办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艺术化宣讲、桑营镇移风易俗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