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新基点,稳健前行,把牢“立镇之本”
实体经济是范岗的根基,工业企业是范岗的“长子”,必须牢牢抓在手中,力促高质量发展。
在大势上把准方向。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四督四保”、“四送一服”活动,定期研判经济运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以“四经普”工作为契机,分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厘清优势与短板,找准方向与发力点。建立定期调研机制,分析共性与个性,提升服务企业精准度。提高政企沟通频度,信息共通,确保同心同向发展。
在升级上下足功夫。引导科技升级,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示范效应,力争今年再新增一家院士工作站。大力支持企业与知名高校合作,在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创新模式等方面创新创造,提升专利申报数量。鼓励机器换人,支持企业特别是制刷业研发设备、更新工艺流程,走智能制造之路。扶持市场开拓,全力支持华科、同丰打入动车市场,带领企业走出去,开拓欧美等高品质、高附加值市场。
在增量上内引外联。做好在手项目落地服务工作,对金属表面处理、智慧农业、兄弟同创二期等一批已开工建设、签约落地项目,坚持每月调度,现场办公,职能单位共同参与,集中研究解决项目落地及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力促项目有序推进。对固废处理、物流园、小微产业园、装饰辅材特色小镇等一批跟踪项目,紧抓不放,力促早日落地。谋划一批招商项目,重点在制刷、辅材转型上做文章,着力引入工业刷项目,丰富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
(二)着眼新理念,破冰前行,绽放“老树新花”
制刷业是范岗人民的饭碗,是范岗人气的集聚点,必须正视问题,找准出口,保其长盛不衰。
形成科技支撑。实现设备支撑,推行智能化生产,有效化解用工难题,降低成本,提升行业竞争力。打造领域产品支撑,打破范岗刷业就是民用刷、低端刷的认识惯性,在刷丝、绒布、刷柄以及工艺方面,下苦功夫提高品质。积极探索工业刷破题,推动范岗刷业全域发展。依据顾客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导向,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象化。探索原材料支撑,注重材料科学应用,根据使用环境和作业需求,改换配方,扩大应用领域。
夯实人力保障。借助抽水蓄能电站隧道的打通,进一步加强与山区等地的互联互通,引导富余劳动力向范岗转移;注重招引经营管理、培训设计、设备维护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高端技术管理人员。加强员工培训,厚植工匠精神,走出一条自主培养人才之路。注重引导二代企业家,鼓励他们积极行动起来,担负起家族、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振兴现实责任。创新柔性用才,拓展“朋友圈”,打造“候鸟式”专家和技术团队。着力在政府及商会、行业协会等公共组织中,培养业内有影响力、话语权的专家和行业标准权威,以人才力量推动范岗刷业地位提升。
着力打造平台。精心打造装饰辅材特色小镇,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发展定位。建设装饰辅材产业园,一方面规范好本土小微企业发展,另一方面面向全域,以“买全球,卖全球”的经营理念,积极对外引进技术先进、生产规范、市场竞争力强的制刷企业,倒逼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市场平台,以全面提升产品品质为敲门砖,逐步打开高端刷业,尤其是行业标准严格、附加值高的欧美刷业市场,破除低价倾销,抢夺市场等恶性竞争。打造产业链平台,加快推进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建设,启动物流园、电商园建设,锻造平台优势,为刷业发展打通快速通道。
(三)开拓新思维,敢思善谋,描绘“风景如画”
立足长居不厌、远游思归目标,建设美丽范岗。
助力乡村振兴。着力解决好乡村振兴“人、钱、地”三大问题,提升村级整体实力。探索村级“三变”公司有效运作模式,发挥公司的应有之用,在提升农民资产收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做活文章。加快推进挂镇、万元林业“三变”工作,推广“杨安模式”、“高黄模式”,鼓励各村(社区)探索出适合自身的“三变”之路,打造“一村一品”。
借力生态旅游。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精心打造童铺、合安美丽乡村。招引一批企业,实现资本下乡,开发民俗、体验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与市城投合作,谋划好石井铺村康养项目。通过招商方式,开发好畲冲旅游资源。继续举办第五届桂花节,以高黄村乡村晚会为元点,探索形式多样、集聚人气的乡村文娱活动模式。
发力形象提升。坚持文明创建常抓不懈,实施“路长制”、“片长制”,督促北京环卫加大投入,加强镇区主干道及农村日常保洁。健全日常巡查和维护机制,加大监管问责力度,彻底治理违法用地。实施集镇建成区增绿、增亮和净化、美化“双增双化”工程,提升集镇功能和品味,争创“全国文明村镇”。下决心拉通政府大道、公园路与新206国道的连接线,保障新206国道扫尾工程、岳武高速东延线、抽水蓄能电站等工程建设按时间节点推进,为后期发展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