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27日在庙前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庙前镇人民政府镇长何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庙前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全力打造“特色小镇”,奋力开创“康养庙前”建设新局面,较好完成了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367.7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0.92亿元,占目标任务206.6%,同比增长89.7%;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40万元,占目标任务12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6元,同比增长10%。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全力以赴促发展,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新引进规模项目9个,占目标任务112.5%;其中省外亿元项目2个,15亿元以上项目1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8亿元,其中省外资金8.3亿元,占目标任务135.5%。利用外资863万美元,占目标任务173%;外贸进出口21万美元,项目实现当年建设投产并出口。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龙骏家园一期主体已开工建设;景熠首座基础设施及酒店主体工程已完工;皖南300村二期300㎡电商办公区建成,线上与中国邮政邮乐购达成合作协议;灵山贡果完成钢结构葡萄架、180米木质休闲走廊、旅游公厕建设;合泉山居九华别院、养老公寓竣工,完成酒店装修设计,即将正式装修;九华绿地玫瑰园项目正在洽谈;明山服饰投产达效并实现出口;六泉旅游度假区、九华聚龙生态养生园项目平稳推进。
(二)精准发力调结构,产业格局逐步优化。
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镇农技站4名农技员联系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8个,指导规模种植3000余亩、养殖生猪1000余头、家禽10万余只,辐射带动700余户,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达95%。农产品质量检测站高效运作,共检测样本360个,合格率100%,被县农委推荐为省级示范乡镇检测站。完成9个村143个村民小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全镇6千余户2.4万余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工作。科学处置非洲猪瘟疫情,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5502亩。
第三产业硕果累累。立足我镇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康养庙前”新格局。2018年,庙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成功争创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和首批省级健康小镇;茶溪小镇获首批省级旅游小镇称号;皖南300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飞鹰飞行基地获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的授牌;庙前镇、庙前村分别获省农村电商示范镇、示范村称号。
坚持不懈抓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扎实开展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强力关停禁养区13户,立查立改固废问题12个,有效整治“小散乱污”企业17家。全面建立镇村河(湖)长制、林长制,完成原砂场平整和复绿11处,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实施人工造林127亩、森林抚育5640亩,松材线虫病得到有效防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完成五个行政村57.6亩的补充耕地任务。
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加强五九沿线、望华路和集镇市场秩序的管理,及时整治市场乱象行为。集中开展宗教商业化整治行动,共出动1100余人次,规范整治店面107家,回收佛香96365桶(盒)、蜡烛30060对、莲花灯5219个,拆除违规广告牌190余块、大小显示屏近80块,增设公益广告2处。经过一系列的集中整治,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功验收华阳石龙中心村、庙前河东中心村2个省级美丽乡村点;2018年度4个省级美丽乡村点完成部分道路硬化、沟渠清淤、中心村旱厕改造、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等工作。清理五九路和集镇陈年垃圾8吨,启动2018年1362户农村改厕任务,完成污水处理站主体工程建设,污水管网建设完成95%。实施2018年度农村畅通道路工程三义段、庙前段、高源段共6.34公里;八都河玉屏段200米河道护砌完成修复。结合五九线绿化提升工程,拆除S219沿线林业站公房及民房1356㎡;拆除39户违法建筑5231㎡,2处违建大棚房5912㎡,累计完成土地复耕24亩。完成望华路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工程,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
(四)千方百计惠民生,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打好脱贫攻坚战役。圆满完成60户191人脱贫任务。持续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全面推广以“四带一自”为重点的产业扶贫模式,全镇9个村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强化合作社带动,成功构建“公司+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实现互利共赢。2018年,共有279户贫困户通过自主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近30万元。积极落实就业、教育与健康扶贫政策,帮扶贫困劳动者就业200余人;发放教育补助资金17.55万元,197名贫困学生受益;全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均由财政代缴新农合个人自付费用,均免费签约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