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细做深项目谋划推介。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这一重大机遇,密切跟踪长三角地区企业投资意向,深入开展重点产业专题研究。强化项目谋划,坚持把项目谋划作为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和第一环节,从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出发,真正谋划出一批与战略相适应、建设所必需,产业关联大、拉动作用强、产业层次高的对外重点推介项目,以及一批融入长三角的好项目大项目。重点做好铜陵吾悦广场二次业态招商、盐城新思科教育铜陵分校、盐城市振伟航运有限公司铜陵分公司等项目的招商服务工作。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相结合,做好朝山金矿深部开拓产能提升、铜都流体盾构机用产业化、宏乐高端绿色印刷项目的建设服务工作。
做活做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自我转变,力争到2020年底,全镇12个村集体收入均要超过30万元,其中超过50万元的村要达到11个,超过100万元的村要达到4个。重点发展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着力打造成集生产经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样板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我镇既有的区位优势和“铜陵国际汽车城”的平台,引进和培育围绕汽车销售领域衍生的汽车销售服务业、金融业、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各种新型商业业态,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安徽省阀门管件产业集群专业镇”为平台,以铜都流体、兴达阀门、新特阀门等优势企业为主体,主动承接和不断提升产业转移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做实做强西湖铜艺小镇。围绕铜艺特色产业的核心定位,聚焦“铜艺创意设计+田园诗意生活”产业生态体系,加快西湖铜艺小镇建设进度。组建政府平台公司,积极对接大企大院大师,精准开展产业招商,加快特色小镇投资主体和企业入驻步伐。重点引进和培育泛铜艺创意区域总部、铜文化研究、铜艺术品设计、铜博览演艺等新业态,壮大铜文化创意设计主导产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跨界融合;紧紧抓住铜陵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契机,严格对标特色小镇创建标准,按照“一廊、两带、两谷、五村”的小镇空间规划格局,加快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和征迁工作,启动小镇客厅、环境提升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小镇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
(二)聚焦聚力夯基础、创特色,全力打造美丽新西湖。
加快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乡功能,大力提升城乡品质,注重城乡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让城乡更加美丽、更显魅力、更具活力。
乡村颜值再刷新。围绕中心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两条主线,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三大革命”。农林村要以农林村4A景区和西湖铜艺小镇建设为抓手,高标准打造省级中心村,并坚持以点带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朝山村要着力抓好自来水改造工程、居民小区环境提升工程和道路提升工程等项目,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其它村要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契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开启农村人居环境“高颜值”模式。
管理水平再升级。健全社管信息化服务平台功能,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着力提高社区基础设施硬件水平,完善具有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教育培训、为老服务等功能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业主委员会建设,引导辖区居民参与管理本小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培育文化特色品牌,因地制宜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努力形成“一社一品”、“一社多品”的大众文化品牌。
文明风尚再提档。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以“好媳妇”、“好婆婆”、“铜陵好人”评选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推介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大力弘扬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感人事迹,唱响主旋律,增强正能量。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向未成年人宣扬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好“农家书屋”、社区全民阅读点、道德讲堂等载体,开展优秀图书推荐、社区阅读、撰写读书心得体会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三)聚焦聚力抓关键、破难题,全力打造魅力新西湖。
把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牵引全局的重点工程,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着力加强污染防治。深化“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成果,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扎实推进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聚焦“三大战役”,继续深入开展建筑扬尘、燃煤锅炉、油烟扰民、秸秆焚烧等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巩固禁养区畜禽养殖清理整治成果。扎实推进“林长制”,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和野外用火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活动。
着力推进生态保护。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围绕“四更加四富有”战略导向,深入实施“十大攻坚”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排查中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制定整改时间表,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善污染治理设施。
着力完善监管机制。积极配合市区相关部门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摸清环境家底,为精准施策、科学治污奠定基础。加强源头管控和过程监管,完善常态化巡查机制,做到早防范、早报告,力争把环境污染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