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危房改造对象为四类重点人群,分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2019年共申报农村危房改造22户,现在已经全部竣工,经验收后已打卡发放农户补助资金38.3万元;2020年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前期经各村摸排共上报7户危改名单,县住建局要求早启动危改程序,力争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移民迁建工作,大溪河镇移民迁建共有995户3627人(实际为864户3105人,长大路边131户予以核减算完成任务),截止目前我镇已完成签订合同825户,完成率为82.91%。需要集中安置的有258套,集中建房开工138套(含五保户47户,贫困户6户)。旧房拆除256户(房屋补偿款已打卡发放205户)。
人社方面,上半年春季帮招工作中,为盼盼集团输送务工人员280余人,目前在岗在职150余人。为凤宁产业园输送务工人员180余人,目前在岗在职130余人,平均工资在4000元左右。镇人社所联合镇扶贫办开发扶贫辅助性岗位31个,举办了两场就业技能培训完成县局下达的三项指标任务,并对有就业意愿但就业能力不足人员进行持续帮扶回访。
(六)创新管理,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树立稳定大局意识,强力推进矛盾隐患排查、安全、环保、国土巡查,确保辖区和谐稳定。
一是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今年以来,通过县政法委的抽查显示,全镇总体安全感和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基本做到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双提升。
二是继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2019年,我镇共受理信访件65件,经主要领导批示65件,批示率为100%,目前已成功化解62件,化解率达到了95%。全年我镇无赴京访与赴省集体访。
三是继续加强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和重点人员的管控。目前我镇14名社区矫正对象,33名刑满释放人员均没有因监管措施不到位重新犯罪。
四是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积极强化日常防控与重点防控措施的落实。防止因不正常信访出现群体事件及邪教组织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非法传教活动,蛊惑人心,破坏稳定和谐。
(七)注重精细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目前,全镇贫困人口共516户,1336人。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县的部署要求,大溪河镇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成效。
一是软件资料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根据市县业务管理规范文件文件,多次召开大规模的业务培训会;开展两次大规模的督查活动,通过持续不断的整改,全镇脱贫攻坚软件资料实现了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帮扶措施实现从虚到实的转变。根据县级奖补文件,协调动员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并帮助申报奖补。2019年我镇产业扶贫共发展特色种养业377户,累计发放补贴59万8320元。2019年马山村稻田养蛙项目、二郎村冷藏配套项目、江山村构树种植基地配套项目、指王村村庄水体清理工程均已完工并通过验收。
三是攻坚合力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转变。我镇成立了大溪河镇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工作站负责协调全镇扶贫工作的开展。县、镇、村配齐配强93名帮扶干部。贫困村马山村成立扶贫工作队,选派书记任工作队长。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年。我们要坚定继续打硬仗的信心和决心,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识和魄力,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勇于涉险滩、过暗礁、闯激流。要立下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以背水一战的气概在关键问题上寻求突破,在短板问题上打开局面。
我镇对2020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确把握形势,理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找准突破口,抓住机遇,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奋力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新跨越。
(一)发展镇域经济,推进实力大溪河建设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我镇资源优势,切实做好招商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利用各种形式对我镇进行宣传,以商招商,充分利用我镇人脉资源优势,引荐客商到我镇进行投资,借助外力,激发内力,全力招商。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加大对规模工业企业经营的扶持力度,拓宽销售渠道,为企业做好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增效。同时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积极培育新的规模工业企业,确保全镇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定期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调度,深入了解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积极提供服务,帮助重点项目尽快建成运营。立足本土,抓好现代农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特色规模种植、养殖,打造特色农业大镇。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战略,重点培育壮大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等,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以项目建设为平台,加强田间道路、农田林网、沟渠桥涵配套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治理、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农业发展技术支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