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招商引资提效提质。大力推行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新模式,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对接,努力在新兴产业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深度发掘现有工业集聚区潜力,做实创优营商环境,抓企业产出,重项目开工,助推华辰机电、皖信门窗、天利包装等项目尽早建成投产,推动蓝韵包装、永江米业、福晶涂饰等企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机遇,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支持盘子。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富光社区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支持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壮大,打造上规模、有特色、带动强的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动草莓、葡萄等蔬菜瓜果特色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转变,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
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优化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创建电商示范村,推动石塘驴巴、浮槎云雾茶等地方农特产品触网上行。高标准推进合肥东部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园区征迁、规划、招商同步走,紧盯10余个在谈意向物流大项目,强化跟踪对接和服务,力争早日签约。加快推进浮槎山风景区开发,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山人行栈道,打造最高海拔点、峡谷瀑布等景点。
(二)奋力展现乡村振兴新风貌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统筹布局村级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同合社区大罗中心村、浮槎社区江大佰省级美丽乡村以及富光社区薛巷中心村市级美丽乡村。高要求实施新展、红光、四合等12个社区土地增减挂项目,预计净增耕地322亩。强化政府驻地区域服务中心功能,高水平启动石塘老街区改造项目二期工程。高质量建设龙城社区、石塘社区和火龙社区3处回迁安置房,完善配套设施。实施浮槎、施集、龙城、王铁等社区7公里扶贫道路建设,改造危桥4座。
改进提升乡村治理。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深入挖掘“包公家宴”“乡贤文化”“祠堂文化”等本土文化,成立并推广“包公家宴”大食堂,启动石塘“创业馆”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切实加强扶贫资产项目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等模式,促进脱贫户稳定增收。发挥社会保障体系兜底作用,加大特殊困难人群救助力度。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动态清零。
(三)奋力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动由全域整治转向全域提升,实现“家家门前长流水、户户庭院花飘香”。推进“三大革命”,落实落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实施改厕279户,常态化运行农村改厕“一站两体系”。
铁腕捍卫绿水青山。推深做实“河长制”,持续巩固拓展河流整治成果。严格落实“林长制”,扎实开展山林防火,实施植树造林。加大巡查力度和密度,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违法用地、矿山非法盗采等行为,坚决关停“散乱污”企业。统筹推进抑尘、禁燃、增绿,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全年全域开展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放,让石塘山青、水秀、地绿、天蓝。
持续深化文明创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成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丰富志愿服务载体和形式,让“小红帽”“红马甲”活跃在石塘大街小巷。发挥“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涵育文明乡风,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反哺桑梓、建设家乡。
(四)奋力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健全及时反应、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防控机制,精准聚焦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环节,抓细抓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扎实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逐步构筑人群免疫屏障。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等保险制度,强化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新建王铁、塘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落实留守困境儿童和留守独居老人网格化管理管护。实施10户农村危房改造,保障困难群体安居宜居。坚持教育优先优质发展,办好群众家门口学校。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公共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
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启动“八五”普法,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积极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工作机制,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依法依规、严督实导,推进村委会换届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镇村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