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阳山县)大崀镇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fm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三)百花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旅游用地指标已定,但是用地报批手续无法办理,林业派出所已发停工通知书要求复绿,制约示范园区加快发展。fm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四)维稳形势严峻,一是群众缺乏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在利益受损时懂得抗争,但由于缺乏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他们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寄望于党和政府帮助解决问题。二是极少数群众依然信访不信法。群众期望值过高、法制观念不强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矛盾纠纷涌向了信访部门。上访当事人认为司法程序复杂、历时长、加上对相关法律程序不了解,对政府职能划分不清楚,选择了自认为成本低、耗时短的信访形式。三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一些群众甚至错误地认为过激上访、聚众闹事可以给领导施加压力,能较快地解决问题,使本来能用法律程序解决的矛盾演化成影响稳定的事件。四是热点问题突出。当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土地征用、房屋征迁、土地权属、医疗卫生、劳动人事、非法融资、社会保障、土地整合、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信访问题突出,涉及更多群众的切身利益,信访维稳任务加大。五是利益群体多元。我镇特定利益群体主要有退役人员群体、原民办代课教师、放映员、农机员、钱宝系等利益受损群体等,受外地同类人员时常串联聚集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地信访维稳工作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fm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五)扶贫工作一是面上村帮扶力量十分薄弱,帮扶效果不尽如人意。面上村分散贫困户由县直单位帮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标准不一、到位较慢,满足不了脱贫需求。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基地等处于初期,基础薄弱。三是2018年新增贫困户存在帮扶资金紧缺、帮扶项目缺乏等问题。fm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四、2019年工作思路fm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019年,我镇将在2018年工作推进情况的基础上,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为抓手,建设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攻坚,深入推进“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示范片区建设,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明确各类工作指标,规范各种工作行为,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责任落到实处。fm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一)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fm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推动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抓的精神。一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部署要求,按照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二是全面完成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任务。根据《清远市村(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2017-2019年)》要求,全面完成村小组一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三是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为抓手,进一步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头雁工程,配合县委组织部做好“金牌领路人”的培育工作,提升党组织带头人综合素质。做好“青苗培育工程”,把优秀的年轻人才吸入到后备干部队伍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大力推进“党支部+贫困户+X”脱贫增收模式,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中领导核心作用。四是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根据中央有关工作部署,按照“扫黑除恶,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无乱治散”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挖掘涉黑涉恶线索。fm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二)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fm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1.全力推进全域绿色产业开发,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落实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要求,大力培育无花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松林田园综合体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它们把小农户有效组织起来,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合作社+农户”“供销社+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林果业、林下种养等林下经济。fm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全力推进全域文明建设,树立“文明大崀”新形象。以全面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和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优化镇村人居环境,促进镇村和谐发展,全面推动全域文明建设。一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创建,履行好“河长制”工作职责,持续开展路边、村边、水边“三边”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二是持续开展“六乱”整治,提升城镇品位。全面整治圩镇“六乱”,做到经营有序。三是抓好文明淳化教育,提升主人翁意识。积极开展遵纪守法教育活动和文明镇村创建工作,提升广大群众遵纪守法责任感和光荣感。实施民风、民俗、文化培育,大力抓好文化阵地建设,突出文明养成教育,逐步形成“守法、知法、亲善”的行动自觉。四是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展现大崀镇特色文化,不断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fgzbg/guangdong/3946.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