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常态化开展埔前河、大简河等河道“五清”工作,实施圩镇生活污水截污工程。积极配合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工作,开展畜禽禁养区清理整治行动,从严开展秸秆禁烧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绿化造林,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开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四)以人为本,优化服务,社会事业得到新改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示增长的生活需要。脱贫攻坚效果显著,明确镇党政一把手为脱贫攻坚考核第一责任人,推进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巩固提升、问题整改等工作。以户“六有”标准,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制定整改方案,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着力发展扶贫产业,扶贫产业项目实现效益持续增长,省定贫困村实现年增收50万元以上,面上村实现年增收10万元以上,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召开业务培训会,明确时限,落实措施,采取帮扶干部采集,支部书记、村主任审核,镇扶贫办复核的举措,确保动态信息精准无误。文明创建扎实开展,全身心投入新一轮创文工作,狠抓创文常态化,强弱项,补短板,狠抓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基础设施、窗口管理和公益宣传等工作,城镇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强化社会保障,新纳低保户30户65人,特困户23户,退出低保39户94人,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标准通过“教育强镇”复审工作,埔前中心小学和高埔小学扩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杨子坑小学、高围小学、大塘小学等学校升级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农村文化室5个,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68场次。加强殡葬管理,埔前公益性墓园一期工程完工并将投入使用。此外,卫计、统计、保密、档案、侨务、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双拥等工作得到加强,体育、工会、共青团、科协、残联等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底线,强化治理,社会和谐呈现新风貌
社会治理有序开展。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行动,已排查线索25条,侦破案件8宗,刑事拘留46人,行政拘留50人,及时消解矛盾隐患。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截至11月底,共登记受理各类案件34宗,成功调处案件28宗。“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作用充分发挥,今年网格化上传案件共214宗,化解214宗,化解率100%,全镇信访维稳形势持续向好。积极开展禁毒工作,组建了镇禁毒志愿者队伍,开展常态性日常排查行动,全面完成登记在册的424名吸毒人员信息核查工作。
安全管理持续加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以安全生产宣传月、9.11消防安全宣传月等活动为载体,以圩街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工作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抓手,为全面开展服务行业,烟花爆竹,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各类安全检查1126次,治理整改企业2家,整改安全生产隐患626处;排查整改交通运输安全隐患29处。
依法治镇全面推进。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2次,发放相关资料57000余份,公民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强力推进依法治镇,全面完成镇、村政务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充分利用镇村公开栏,将我镇及各村(社区)各项权力运行事项的执行结果及时进行了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评价,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当前,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滞后时序进度,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二是信访维稳难度加大,征地拆迁、脱贫攻坚、民政救济、环境保护等领域矛盾较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维稳难度和压力增大;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单一,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四是今年以来各项工作铺开面广,任务重、头绪多、压力大,一些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思维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协调。。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认真研究,勇于担当,合力解决。
三、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我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以党的建设为统揽,紧扣乡村振兴新战略,以全力打造“河源第一镇,城区次中心”为目标,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为实现埔前镇由镇而城的跨越、最终建成城区次中心而努力奋斗!
(一)聚焦乡村振兴,提升发展质量。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1+6+N”,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平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扶持发展集餐饮、农务体验、休闲观光等一体的农家乐、休闲山庄,发展农家民宿游,依托河源电厂带动发展科普、工作旅游和推动低碳产业城项目规划建设,抓好埔前国道西边5村连片开发,依托春沐源项目发展陂角现代农业,推进上村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推动高围村奶娘坑和坪围村和福礤旅游开发,加快形成以巴伐利亚庄园、春沐源等重点景区为龙头,以福源果场、东兴旺农场等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民宿等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推广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完善土地入股、订单农业等联结机制,开启农业市场化、企业化、工业化的新模式,努力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瞄准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配套服务为方向,聚焦现代生产要素,以埔前河以南10个行政村为基础,以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创建目标,选择优质蔬菜产业为产业园创建的主导产业,打造集规模化生产、科技研发、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休闲观光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努力建设成为源城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地”“试验区”。坚持精品化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无花果、皇帝柑、枇杷、火龙果等干鲜果的品牌做亮,让品牌提升埔前农业的竞争力。加强产品营销推介,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整合人才、技术、资金力量资源,促进农产品“上网触电”,不断提升埔前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聚力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抓好16个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盘活闲置资源,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