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强力推进。治污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全力以赴推进良井镇污水配套管网主管网建设,其中主管网1.5公里、圩镇片区截污管网7.66公里。全年新建1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投入运作,增加农村污水处理收集户数1033户。全面压实“河长”治河责任,实施镇村组三级分片区巡查管控,及时发现并整改68个问题,提升抓“五清”整“四乱”行动成效。扎实推进“一镇街一河涌”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大沥河14.1公里分段整治。
环保执法强势有力。全面开展清拆非法养殖场行动,组织18次专项行动,清理反弹20家非法生猪养殖场,清理栏舍面积4000多平方米,进一步巩固源头治理执法成果。深入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整治行动,共摸排全镇32家企业,关停取缔5家,建立“散乱污”企业长效管控机制。
(四)始终坚持办好民生实事,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强
开展民生保障工程。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最盼的民生问题。全面做好居民饮用水保障工作,自来水厂新吸水泵房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261户931多名村民群众的饮水难问题,群众用水需求得到改善。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人数3053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05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中医馆及松元村卫生站建成运营。
夯实社会保障基础。扎实做好扶贫与“扶智”双结合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和贫困群众主动性,确保扶贫户15户68人精准脱贫。全年共向农村低保家庭375户778人发放低保金187.36万元,保障165户五保户375户低保对象生活生产需求,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全面做好退伍军人保障工作,完成辖区内234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发放定恤补助、文化惠民补贴、救助金等各项拥军优属资金159.21万元,有力维护社会稳定团结。
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良井中学搭建了教育科技创新办公室,创新项目连续三年都有省级、市级奖项,启动了教学楼维修工程、宿舍楼维修工程。增办一所民办幼儿园,解决了学前教育学位不足问题。向全镇13家农村小学配置直饮水机,保障1465名农村小学生饮水安全。举办“百姓欢乐舞台”文艺汇演16场次,组织执法人员500多人次开展4次扫黄打非行动。
(五)始终坚持深化社会治理,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平安良井建设成效突出。推动“天网工程”纵深化,新增监控视频507个,实现全镇18个村(社区)监控视频100%全覆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通过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发动公安干警力量、运用网格化模式、设立镇村两级举报信箱等方式,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不断推进我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镇配备群防群治巡逻车54辆,“平安细胞”、“无毒”、“无教”创建覆盖率达100%。
法治良井建设不断健全。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依法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共受理民间纠纷16宗,调处成功率100%。没有发生群体越级赴省进京上访事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责任常抓不懈。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实现“闭环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全年共检查单位133家/次,累计发出现场检查表133份,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77份,责令整改277处安全隐患。全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打击“两违”力度持续加大。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压实“4+1”综合巡查网格化责任,构建完整的镇村组三级管控体制,保持严打“两违”行为高压态势。过去一年,共拆除新增违法建设13宗,建筑面积2960平方米,拆除减存量违法建设19宗,建筑面积21166平方米。“柔性”清除大沥河沿岸20多年乱搭乱建“顽疾”。
(六)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力抓好省委巡视、国务院大督查和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依法治镇工作,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继续推进“七五”普法规划、“法制副主任”和“四级同创”法治建设,全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霞角、矮光村建设全区首批村级标准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聚焦“四风”,严查“庸懒散拖”行为,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此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充分发挥,保密、三防、档案等工作成效明显,民族宗教、通信、慈善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镇政府工作的全体人大代表、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一年,我镇的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广大群众安居乐业。但我们应该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实体经济发展质量还不够好,工业总量和质量水平不高,全镇只有10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业较为低端,产值产能不高,整体竞争力弱。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如土地、欠款等问题,道路、排涝、排污等市政配套设施缺乏,对我镇整体经济良性发展形成制约。三是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氛围不够浓,部门协同联动效率仍有待提高,自来水饮用、整治“两违”等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仍然存在。四是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农业发展品牌效益尚未形成,农村经济尤其是集体经济发展方法不多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