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凤山镇简介及各社区介绍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凤山镇位于矿区西南部,镇域面积19.8平方公里,辖有9个社区,全镇人口总数1.5万人。近年来,凤山镇先后获省灾后重建先进集体、“三有两突出”基层示范组织、市“六无”乡镇、市农普先进集体、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石家庄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镇总工会被评为全省乡镇工会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国家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张家井社区被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河北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村”,被省军区评选为英雄故乡,获得市“六无”考核先进村(居)荣誉;杨家沟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石家庄市志愿服务示范社区;张家井社区、杨家沟社区荣获市级文明社区;白彪社区荣获省级“社区文化家园”称号;白彪红脸社火连续四年荣获北京庙会展演“金奖”;南凤山社区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中国传统村落,被授予“市级示范儿童友好家园”称号;中凤山社区荣获“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称号;北凤山社区荣获石家庄市第七届新春鼓王争霸赛“金鼓王”、石家庄市第九届鼓王争霸赛获铜鼓王称号;金庙岭公司被评为省级观光采摘园、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镇域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接受省、市级观摩。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社区概况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张家井 位于矿区中南部,南邻白彪村,北邻西岗头,东北邻横西村。距区政府所在地2公里。明代万历年间,由张氏村民从井陉县南枣林迁此定居成村。因这里四周高,中间底,形似井,故名张家井。现存清凉山玉皇庙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石碑上已有此村名。后因三矿采煤造成土地塌陷,从1974年起,历时3年,村民陆续从原址向东迁到现址。辖区面积6053亩,全村共834户,人口2962人。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白彪 位于矿区南部,西接云凤山,东接西沟村,南邻北凤山村,北邻张家井村。距区政府所在地1.5公里。该村原名白虎村,因位于白虎岭下,故名。后因村民忌讳虎恶食人,有人在虎字上加三撇,表示砍虎三刀,有降伏猛虎之意,而将村名改为白彪。现存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墓碑上,己有白彪之名。辖区面积4013亩,全村共624户,人口2300人。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西沟 位于井陉矿区南部,东隔井矿路与青泉相望,西南与白彪相邻。距区政府所在地1.5公里。该村原名“清泉西沟”,因位于青泉之西的一条沟内,为青泉村的一个附属村,故名。清凉山玉皇庙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碑上己有“清泉西沟”村名。清初改称西沟。清雍正八年《井陉县志》上已有“西沟村”名。辖区面积1354亩,全村共410户,人口1560人。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北凤山 位于矿区南部,北邻白彪,南靠杨家沟,西邻井陉矿务局三矿。距区政府驻地3公里。该村与中凤山、南凤山原为一村,名凤山。因地处云凤山东南麓,故名。北宋治平四年(608年)所刻千佛碑石上,即有“凤山”村名。清初始,原村落的南北两部分各自成村,居北者名北凤山,居南者名南凤山。清雍正八年《井陉县志》上,已有“南凤山”、“北凤山”之名。辖区面积4100亩,全村共636户,人口2361人。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杨家沟 位于矿区南部,地处北凤山与中凤山之间,横跨井矿公路两侧,西邻井陉矿务局三矿。距区政府所在地3公里。据横涧瘟神庙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碑文记载,当时己有该村。因村民中杨姓居多,且地处沟谷之中,故名杨家沟。辖区面积978亩,全村共200户,人口735人。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中凤山 位于矿区南部,东靠杨家沟,南接南凤山,西邻井陉矿务局三矿。距区政府所在地3.3公里。该村原为南凤山的一部分,1957年独立成村,因地处南、北凤山之间,故名中凤山。辖区面积1358亩,全村共487户,人口1847人。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南凤山 位于矿区南部,北靠中凤山,西、南两面毗邻井陉矿务局三矿。距区政府所在地3.5公里。该村原与北凤山同为一村,名凤山村。清初分为两村,因居南,故名南凤山。辖区面积1054亩,全村共282户,人口1056人。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南井沟 位于矿区南部,是井陉矿区的一块飞地,四周为井陉县包围,东邻刘家沟、高家庄、王家庄,西邻曹泉,南邻李水兹,西北是周家坑。距区政府所在地5.6公里。据该村聂氏家谱记载:明崇帧七年(1634年)聂氏迁此居住时,已有井陉县东关许氏村民定居于此。因地处沟底,四周高中央凹如井,故名南井沟。辖区面积1125亩,全村共229户,人口870人。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荆蒲兰 位于矿区南部井陉矿务局四矿北面,属井陉矿区的飞地,西南滨绵河,西滨绵左干渠,东与井陉县翟水兹为邻。距区政府所在地10公里。相传该村为明代万历年间疏散人口,由山西省一部分移民迁至本地设村。因滨邻绵河,土地湿润,水草丰美,盛产荆条(野生木)、蒲草和兰草,故名荆蒲兰。雍正八年《井陉县志》上记为“荆蒲栏”,似有“荆条蒲草似栏杆”之意。辖区面积4300亩,全村共399户,人口1532人。hs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fgzbg/hebei/10061.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