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的问题
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履行职责、依法监督和积极工作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石城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及所有关心支持石城镇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水平较低,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抗灾能力不足; 决战脱贫攻坚,脱贫后依然需要进一步巩固成效;环境治理成效甚微,国道沿线垃圾投放问题难以根治;西庄旅游基地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及景点开发力度不够,旅游服务发展缓慢等。对于发展中存在问题,我们将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19年的工作打算
一是以党的建设为重点,旗帜鲜明讲政治。一是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三会一课”和请示报告制度等情况。三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问题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七条要求精神,大力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马真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决不让“四风”反弹回潮。
二是以夯实脱贫为重点,巩固成果惠民生。一是稳定政策。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要留出巩固期,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做到既不降低而影响质量,也不提高而影响效果,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扶贫政策相对稳定。二是壮大产业。引导各村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发展一批接地气、门槛低的加工业项目,推广“扶贫车间”、扶贫产业园等有效形式,让贫困户能够就地就业,脱贫致富。三是补齐短板。各地应针对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综合运用各类社会保障救助办法,发挥好各项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应特别重视因病返贫致贫现象,在提高大病保障水平、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的基础上,研究针对因病返贫户的家庭医生制度落实和扩大医保药品保障范围等政策,方便贫困户看病就医,降低贫困户医疗实际支出。要支持更多贫困家庭依靠教育改变贫困面貌。四是夯实基础。各地应引导贫困群众增强主体意识,摆脱对扶贫政策的单纯依赖,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真正意义的脱贫致富。打牢长期稳定脱贫的基层基础,健全基层党的组织,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着力从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等人员中选拔,选优配强村“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五是接力振兴。就我镇而言,2020年之前的乡村振兴,主要任务还是脱贫攻坚。我们要把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跑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力赛”。
三是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群策群力创文明。一是继续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二是创新农村生活垃圾清运方式,建好、用好垃圾中转站,及时清扫、清运,做到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三是清理违章建筑,规范建筑材料处置,不乱堆乱放和占道施工。四是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将“厕所革命”作为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来抓。五是加强畜禽管理。严格规范牲畜圈养,做到河道最高水位线200米内无养殖场。
四是以社会事业为重点,持之以恒促发展。一是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深化优质服务,宣传计生政策法规,开展村级计生业务培训,提升计生干部队伍素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二是加强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增强农村卫生服务功能,加强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农村卫生环境专项治理,深化改水、改厕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三是大力繁荣文化事业。以文化站为根据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是以民生福祉为重点,为民利民下真功。一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及镇自制的惠民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二是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工作力度,贯彻落实农村“低保”管理和“五保户”供养制度,积极做好优待抚恤工作。三是积极推行农业示范点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继续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五是继续抓好水毁工程的修复重建工作,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做好村社规划整治工作,创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农村。
六是以社会稳定为重点,齐心协力保稳定。一是强力抓好信访维稳,畅通信访诉求渠道,切实落实领导包案责任,着力解决合理合法诉求,掌控不稳定因素,稳妥有力处置群体性事件。二是强力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坚持标本兼治,动态排查、限期整治隐患,严格安全操作规程,依法追究责任事故,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强力抓好社会治安管理,抓好普法教育,抓好矛盾化解和各项专项整治,抓好平安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