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特色产业精细化、品牌化、高端化、营销化程度不够,生产效益还处于初级阶段;二是产业融合不充分,资源破碎,文化挖掘不足,缺乏统一规划;三是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任重而道远;四是项目建设、政策配套等同群众预期差距过大的矛盾不断激化,维稳形势严峻;五是招商引资项目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计划
在接下来2019年的工作中,江口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抓好产业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产业发展为中心,增强镇域经济新动力。一是做强特色农业。坚持以“兴起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百姓”为目标,充分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江口实际,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继续做大江口猕猴桃、油茶产业规模,重点鼓励引导更多农户参与,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样板,做大做强品牌效应;大力培育种养殖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致富。二是盘活文化产业。发挥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度挖掘文化特色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生态养生旅游资源,建设一批旅游休闲观光和文化旅游项目,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服务资源企业。加强镇、村两级与企业负责人的联系,及时传达上级关于生产发展的政策文件,落实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低能耗,适于本镇发展的绿色集约型企业,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全镇经济快速有序发展。
(二)以村镇建设为重点,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一是着眼顶层规划设计。进一步加大乡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构建“重心下移、权责一致、联动高效”的村镇管理模式,强化集镇和中心村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建设有序的集镇发展新格局。二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增强自我发展内生动力。落实集镇绿化、亮化、美化等方面配套工程,完善集镇各项功能建设,做精做美集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活面貌。三是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农村垃圾治理,实现垃圾定点收集、定期清理。认真落实“河长制”,抓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宣传,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三)以民生保障为核心,激发社会事业新活力。一是落实精准扶贫。筑牢脱贫攻坚前沿阵地,毫不动摇的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镇工作的第一政治任务,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落实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位”,强化易地搬迁、金融扶贫、产业扶持、教育扶持、医疗扶持等措施,力争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精准脱贫任务。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持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坚持公开、民主、透明的原则按时足额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扶特扶、民政救灾救助、危破房改造等各项惠农政策。三是确保和谐稳定。注重以法治思维、群众观点和创新举措,全面深化“法治江口”、“平安江口”、“和谐江口”建设,切实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依法治镇,促进司法公正,大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群众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健全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四)以政府建设为基础,提升为民服务新效能。一是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弘扬实干精神,积极引导干部在工作中做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加强政府职业能力建设,真正把学习作为每名公务人员的责任、本领和精神追求,努力克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用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强化宗旨意识。认真落实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研等工作制度,尽心尽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环保、教育、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12345政务热线服务质量,完善诉求办理和督查督办机制,保证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社会舆论监督,认真执行各项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质量。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四是着力反腐倡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廉洁自律相关规定。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力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决惩治腐败,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