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富特色的美丽村庄。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空心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不搞政府包办,不搞千篇一律,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倡形态的多样性,留住正在消逝的农村景观、乡里风情。注重保护村落文化。加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确保“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举办文艺汇演、体育赛事以及乡村民俗节庆活动等,凸显乡村文化个性。注重保护自然生态。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严格落实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保护制度,持续巩固绿化成果,2020年荒山造林1600亩,推进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注重改善人居环境。以“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规范村民建房、污水收集处理”四大重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争取创建市级卫生村3个,县级卫生村5个,农村改厕360座。完善农村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坚持进度与效果并重、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并重,巩固提升农村卫生保洁、改水改厕等成果,实现由点线到全域的突破,使农村生态环保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
打造更加完善的治理体系。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以自治为基础,全面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持续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坚持义务巡防,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创造更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长治久安与文明和谐,形成融洽的亲情、乡情、邻里关系;要以法治为保障,突出新乡贤引领、宗族管理和群防群治,着力构建镇、村、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纵深开展“七五”普法,促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治事、依法管事、依法办事水平,形成有效的乡村治理;要以德治为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面中国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发展的现实,重塑乡村社会规范,补好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乡村治理短板。
(四)聚焦履职担当,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牢记根本宗旨,强化“四个意识”,忠诚履职,务实担当,以为民的实举、发展的实绩、廉洁的实效,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满意度。
在依法行政中增强执政本领。增强担当勇气,对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困难、对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敢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破难而行。提高担当能力,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增强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成为能抓善管的行家里手。营造担当氛围,抓住想干事、敢干事两个关键点,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完善政绩考核机制,依法保障合理待遇,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促进镇村两级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
在科学理政中注重底线思维。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追求。依法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公开重点领域政府信息,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从严治政中坚持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认真贯彻执行“两准则三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健全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从严整治“懒散庸”,驰而不息纠“四风”、治陋习,继续开展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等问题的专项整治,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围绕中心、狠抓落实,充满昂扬的斗志,充满爱民的情怀,努力建设办事的政府、高效的政府、廉洁的政府。
各位代表!新时代孕育新机遇,新思想催发新优势,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用行动书写担当,用实绩彰显忠诚,上下同心,和衷共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建设平安、富裕、绿色、幸福太和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