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治理行动。将扫黑除恶作为法治宣传的重要内容。全镇党员干部及群众发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民应知应会手册1530本,共张贴扫黑除恶宣传标语263条,悬挂横幅60条,粉刷永久性固定标语30条,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二是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拓展教育培训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法治教育,组织开展旁听庭审、参观法治教育基地、法治文艺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农村“法律明白人”管理使用,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搭建法治实践平台,让农村“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法治创建中发挥作用。三是壮大主流舆论,推进乡风文明。全镇有10个行政村设立了道德“红黑榜”。道德榜单借助社会舆论的影响鞭策陈规陋习,有效扭转了农村道德风气,为上级有关部门褒奖与惩戒道德层面问题提供了借鉴,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乡村治理和基层自治水平。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开展了党员信教问题专项整治,所有党员自觉签订不信教承诺书。加强镇区中、小学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将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任务清单,明确工作责任。
(六)两精准、全覆盖,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落实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和夏季提升整改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专项整改方案,进一步细化了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实施倒排工期,销号整改。根据县委整改办下达乡镇62个问题100项整改子项,从严要求。二是进一步夯实各项基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继续开展好十大扶贫工程。三是认真开展精准识别两摸底一核查。对2019年新增的低保户18户、新办理残疾证开展上户排查,收集佐证进一步完善了八类人员台账资料。摸排边缘户6户16人脱贫监测户4户13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薄弱。突出体现在农业产业不大不强,旅游产业尚在起步阶段。受资金、规模、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因素制约,旅游业发展还需一定时日才能见效。
(二)经济总量小。镇域经济产业结构不优,没有实体经济,招商引资难,财税增收困难。尤其是近年来我镇重点项目多,设计费、监理费支出大,财力吃紧。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村庄投入大,发展较好,其他村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公共配套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环境整治有待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少数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能力本领与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等等。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我镇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强烈的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感,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全面改进工作作风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我镇社会管理、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二是依法行政,推进“五型”政府建设。自觉接受监督,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决策咨询、政策跟踪评估、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备案等工作,提高行政决策科学、民主、法治化水平。三是转变作风,树立清廉形象。持续开展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坚决贯彻执行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廉洁自律等方面狠下功夫,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
(二)继续抓好全镇精准扶贫工作
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投入,强化贫困村退出巩固提升。加快推进乌石村整村推进、市配套项目建设。坚持聚焦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加大志智双扶宣传教育,落实平贫困户考核评分、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等措施,实现正向激励、反向制约,坚决纠正贫困户“等、靠、要”错误思想。强化帮扶干部作风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履行帮扶职责,落实脱贫措施、解决实际困难,赢得贫困群众信任。
(三)加大民生项目投入,完善我镇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更多的高标准农田改造以及水利设施项目落户我镇,力争2020年乌桐公路开工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真相乡村旅游带,加快打造农业产业链,持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以较快的速度做大经济总量。
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各阶段工作,进一步健全机关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学习,努力抓好组织建设,着力改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和能力,以崭新的姿态,努力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