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足工业立镇,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一是重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抢占技术性企业发展的制高点。二是实施传统优势农业改造提升工程,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以徐庄灯笼、孵化器项目为平台,完善灯笼车间配套建设,实现灯笼制作工艺产品量化生产。建设农产品初加工车间,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相关产品开发升级,提高烧鸡、豆腐皮、锅饼等高集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吸引社会资本入驻。三是抢抓进度建好平台。集中精力抓好园区的主干道路和配套工程建设,提升园区形象。
(三)立足品质农业,在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打造品质农业基地。以安全生态为出发点,按照前期布局的几个节点,大贝新希望六和集团,苑庄扶贫蔬菜基地,庙杨苹果园,打造农产品产业聚集地,争创市级农业示范区;二是加快“优质果品精致园”建设。新增优质果品基地3个,打造特色“四季果园”。
(四)坚持镇当城建,在小城镇功能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结合全域旅游,打造“文旅小镇”,完成城镇总规、控规的修编,完成全域乡村振兴方案和五年计划;二是联合书法家娄以忠老师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立山东省青少年书法公益大课堂;三是建设“智慧高集”监控系统,建设鹰眼高空瞭望点,与低空“雪亮工程”监控系统融合对接,实现监控全覆盖。利用大数据分析比对功能,可有效监控违法犯罪、秸秆焚烧、农作物病虫害等各类信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图片;四是加强村级文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开展农村道德大讲堂,以传统文化引领乡村文明。
(五)坚持改善民生,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全力完成扶贫攻坚。进一步规范流程,精准识别,落实帮包责任制,持续加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确保脱贫不返贫;二是全力完成环保整治。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及违规项目整治,治理工业污染;三是充分挖掘高集镇乡贤人士和青年才俊,建立高集镇乡贤人才库、创业青年人才库,打造灯笼制作工艺创业队伍、粗粮加工创业队伍、铝塑板加工项目创业队伍、红枫文艺志愿者队伍、铭心国学志愿者队伍;四是深入开展网格化管理,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