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溪街道是市委、市政府“城市东扩、沿江发展”的战略主战场,也是高铁新区科技创智片区的核心区,还是产城深度融合示范区。
洋溪街道位于建德中心城区以东五公里,区域面积74.71平方公里,下辖4个社区、2个村(分别是洋溪社区、洋安社区、朱池社区、青龙头社区、团结村和友谊村),户籍人口1.74万,常住人口2.48万,是建德主城区的“东大门”。杭黄高铁、溧宁高速、杭长高速、320国道、330国道贯穿全境,境内有溧宁高速新安江互通。距离市中心12分钟车程,距离杭黄高铁建德站8分钟车程,距离千岛湖20分钟车程,距离省会杭州1小时车程。境内保存有西汉名人朱买臣故居--朱公祠和宋宁宗杨皇后娘家子侄的封邑和聚集地--洋溪老街。
现如今,辖区现有工业企业4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5家,共有新化化工、玺匠文创、新马电梯、宏都寝具、三耐环保、东科新材料等1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新化化工于2019年在主板上市。建有浙西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逸龙文创园、新安江科技城服务中心三大平台,集聚了230余家电商、文创、数字经济企业,吸引上海院士中心建德工作站、建德科技大市场、建德市环保科创中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间的技术转移中心、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创新园等技术中心落户洋溪。
2024年1-11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7亿元,同比上升1%;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62亿元,同比上升1.04 %;完成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 814万元,同比增长 53.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1亿元,同比增幅1.1%,其中制造业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110.7%;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亿元,同比增长11.8%;1-11月研发费用6840万元,同比上升8.8%;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29525万元,增速全市排名第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852万元,全市排名第7。
2025年工作思路(部分内容)
(一)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本,全力以赴提升产业质效。
1.抓招商优服务。进一步排摸招商信息,加强与商会、在外优秀代表人士、辖区企业之间联系,搭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合力引进“大好高”项目。持续推进原城东科技工业园区、洋坞口等重要工业招商地块的推介。盯紧在谈的京东冷链物流产业园、洋溪老街开发、洋溪一号地块康养小镇、心脏中心盘活等招商项目。同步推进浙西跨境电商园、科技城、逸龙文创园等小微企业的招引和助企服务。
2.抓项目提质效。全力以赴抓产业上项目,加速推进拟落地的新华安置房社区服务中心医康养项目、浙西心脏中心医康养项目和已落地的洋安社区留用地建设开发项目。加快谋划华琴网络科技公司新建大参林建德仓库、杭州三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同时紧盯已入库的项目,强化对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及时上规、梯次升级,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量。
3.育人才强动力。发挥人才会客厅阵地作用,继续举办电商人才年会,进一步发挥浙西跨境电商园、逸龙文创园人才培育孵化作用。开展人才技术合作,强化街道共同富裕人才支撑。开展大学生回归工程,鼓励引导大学生回建就业创业。依托“青创街区”,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速推动产业壮大。
(二)坚持产业引育、乡村振兴,扬帆破浪描绘发展蓝图。
1.夯实富民基石。全面开展粮食安全生产、消薄增收、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中心工作,挖潜闲置国有资产、荒地等,用足用好乡村振兴项目库和扶持资金,丰富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因地因村制宜,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助力乡村梦想。持续深化“洋溪街道乡村梦想家战略合作项目”,打造融杭都市圈短途休闲打卡地;改造闲置房屋,进一步丰富高岭旅游体验项目;探索畲乡“共治+共富”,积极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洋溪139民宿品牌,打造引流“IP”,融合发展路径;联合第三方运营公司,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打造高岭天猫小店、研学课程等人才项目,开展共富集市和业态融合团建活动;承接举办山路骑行、赛跑等户外赛事。
3.推动城乡建设。聚焦“产、城、人、景”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洋溪社区,与洋安新城形成“两翼齐飞”布局。全面提升“虾哥螺妹”美食街区打造,结合八佰伴商圈,打造特色“青创街区”,形成共富链组,提升区域经济、文化价值,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做好三江治理二期莲花溪交汇口改造提升,开展沿线生态环境整治行动,带动流域生态环境提升;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氛围,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增强乡村治理效能。
(三)坚持民生福祉、为民初心,全情投入兜牢社会保障
1.聚焦便民利民抓提升。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关心关注低保、低边、特困、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按需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生活照料等服务。不断提升街道残疾人之家运营水平,优化管理制度,在现有的四星评级基础上争创新高。优化政务便民服务措施,完善软件和硬件设施配置,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保障群众业务办结率和满意度。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守护群众身体健康。
2.聚焦品质升级抓建设。积极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持续推进“幸福方桌”工作开展,探索“稳中求进保总量,小区直送便民生,山区搭伙解困难”的运营模式,破解街道内部分助餐点用餐少、偏远山区用餐难的难题。改造提升友谊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打造村内老年生活活动圈。加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打造桥下足球场和羽毛球场各1处。强化文化体系打造,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朱买臣墓修缮工作开展与朱买臣文化的挖掘、传播。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加强与教育部门及学校的协作,积极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与均衡配置。
3.聚焦民生项目抓落实。积极推进“保民生、促发展”项目高标准实施,全力保障2025年“文遗保护”、“数字乡村”等4个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做好小洋坞 A、B 区块综合管线建设工程实施工作,为小洋坞地块房产开发做好相关的市政配套管线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