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镇地处杭州市西部、建德市东部,位于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汇合处,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口。作为千年古府,全镇地域面积154.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1569人,下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全镇配套设施完善,基础功能齐全,区位优势明显,先后被评为国家千强镇、浙江省首批中心城镇、浙江省绿色小城镇、浙江省卫生城镇、浙江省社会治安先进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教育强镇、东海文化明珠及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森林城镇、浙江省园林城镇。
2024年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8.4亿元,同比增长23.3%,总量突破历史新高,位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9.3%,全市排名第一;实现财政总收入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成功获评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乡镇,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杭州市现代化美丽城镇样板镇等诸多荣誉。
2025年工作目标(部分内容)
(一)聚焦产业振兴,以全域之力构建高效产业体系。优势产业再提速。抓实产业升级,紧盯五星新型电机、沙王节能技改等一批新领域、新技术技改项目的研发进程与投产达效,服务万家电器、创汇工具等一批改建、扩产项目建设,带动工业园区补链强链,力争全年规上工业产值再创新高。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南峰汽修厂、精锐机械等一批闲置土地实现盘活利用,加速严东关、乌龙山脚等一批低效闲置土地征收出清,推动顾家区块五星车业、勇华电器旧厂区退二进三,为梅城二、三产平台优化整合提升做好要素保障。项目招引再突破。全力打好“招大引强”和“投资攻坚”战,力争2025年招引落地亿元项目3个、10 亿元项目继续突破。紧盯乌龙山国际森林度假目的地、星空酒店等一批签约落地项目,为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做好保障。高质量举办系列招商推介会,加强五马洲M3土地及南峰120亩存量工业用地的制造业项目招引。同时进一步加大C-14、江家塘、龙山书院等11个服务业地块招引力度。发展后劲再增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以格林生物、福斯特、勇华电器等一批优质数字化企业为样板,鼓励企业推进机器换人、数字化改造进程,为梅城企业稳进提质注入新动能。持续推动“小升规”“项转规”,力争全年培育杭州市“未来工厂”3家以上、数字化攻关项目2个以上、净增规上企业4家以上。加快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创建,提升梅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二)聚焦文旅提质,以攻坚之志绘就三江精彩画卷。力促文旅做大做强。发挥梅城作为大三江口农文旅融合平台建设核心的优势,积极配合开元集团开发运营三江口慢生活旅游度假区,继续洽谈南峰悬浮主题乐园项目。加大精品民宿培育力度,力争培育省级和杭州市级民宿各1家以上。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发展滑雪、低空飞行、水上运动等新业态,持续办好千鹤女神跑、音乐节、烟花秀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古城夜游场景,结合大型活动、节日开展各类夜间活动,鼓励商户延长营业时间,全力提振“夜经济”。力争风貌出圈出彩。聚焦功能完善,统筹推进电子管厂宿舍等老旧小区改造和部分国有公房、私房有机更新,持续推进城区污水管网长效运维及紫薇苑周边道路等项目建设。全面开展交通秩序、垃圾分类等六项整治行动,完善城区配套功能设施,加大电瓶车、电动汽车充电桩覆盖面,切实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聚焦风貌提升,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加快推进唐诗之路项目建设,加速激活农创客文化活动中心、睦州诗派展陈馆,构建起“体验更精致、设施更精良、景观更精美”的古城风貌新格局。力促环境向优向好。严格落实林长制,统筹推进三江两岸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实施三江流域治理工程,推动三江口EOD项目谋划入库,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深化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抓好禁燃控煤和扬尘、油烟及秸秆焚烧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高标准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三)聚焦城乡一体,以兼修之策推动城乡融合共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手编制《梅城镇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鹤彩乐园”飞行营地建设,争取春节前试飞、开业。启动顾家农房盘活运营,探索以乡村民宿经济深化联农带富。全面完成望山村、龙泉村、姜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项目招引,探索更多的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完成村集体经济“8050”全覆盖,力争经营性收入超百万村达6个以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深挖全镇13个村庄特色,探索“产业+”“文化+”“生态+”等各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杨梅公路“四改六”、“两横三纵”环三江口路网及320国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推进三将线九龙湾段道路治理工程快速完工。完善镇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推进乡村人才引育。支持全市首名“梦想义工”创业项目——“扣旗”民族服饰工作室及千鹤1955等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运营与品牌推广。进一步聚焦“严州文创”“严州美食”系列产品开发,用产品讲好“严州故事”,以客流量带动“出货量”。继续深化与美院的合作共建,举办“第三届中国美术学院IP生态大会”。
(四)聚焦民生福祉,以持久之功实现百姓幸福宜居。精准性回应民生需求。农历年前重点完成630余套棚改安置房分房及交房工作,彻底解决棚改欠账等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完成农贸市场建设及洋尾片饮用水管网延伸工程,切实提升百姓获得感。聚焦“一老一小”,深化推进“幸福方桌”提质扩面工程;加快梅城幼儿园软硬件设施采购,确保8月底前完成搬迁;改造提升葛家、千鹤等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新增2家3星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加快推进葛家骨灰堂建设,进一步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殡葬新风尚。均衡性提升公共服务。根据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要求,前期镇政府向全社会广泛征集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经过遴选比较,形成6件候选项目建议方案,现提交大会审议:(1)古城应急消防配套设施提升工程。计划投资50万元,建设应急消防服务点、电瓶车充停点等设施,以提升全镇消防响应速度及处置效率。(2)洋尾片饮用水水源提升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铺设管网21.8km,新建加压泵站9座等设施,实现利群村、洋程村村民喝上新安江水。(3)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改造提升工程。计划投资60万元,改造提升葛家、利群、千鹤等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全面改善辖区范围内老年人日间照料和就餐环境。(4)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工程。计划投资50万元,改造提升望山、姜山、龙溪、千鹤、南峰、洋程等村卫生室,全面改善辖区范围内村民就医环境。(5)政府应急救助责任保险项目。计划投资20万元,为全镇4万余名户籍百姓购买交通事故救助、溺水事故救助、火灾救助等保险项目,切实提高全镇百姓抵御事故风险能力。(6)城乡结合部环境设施提升项目。计划投资265万元,逐步在滨江、葛家、姜山、南峰、龙溪、顾家等村新建7处公厕,有效提升村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