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丹东街道地处象山半岛偏东北部,地形北高南低,与丹西街道毗邻,南濒大目涂,陆域面积38平方千米。丹东街道下辖16个行政村、11个社区。全街道常住人口12.5万人,户籍人口7.1万人。丹东街道作为象山县中心城区所在.是一个工商居混合型区域,工业以机械、针织、电器、气动件、汽车模具等为支柱,近年来新兴数字产业有所发展;农业以蔬菜、橘苗、鱼苗、水稻、小海鲜为主品;三产以房地产、楼宁(写字、公寓楼)、餐饮、旅游、超市、中介、物流等为主业。全年(2022年)实现财政总收人4.65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补助收人9190万元、增长17.2%。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污水零直排区”、五星级食安办,获评市级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成绩突出集体。
2024年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5.56亿元,同比增长72.9%。实现工业增加值10.03亿元,同比增长48.3%。招商渠道不断拓宽,今年赴外招商36次,新增在谈项目4个、签约项目6个。科技创新有效驱动,申报“330”培育企业12家,组织企业培训40余场,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填报44家。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76亿元,同比增长22.8%;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7%。商贸服务业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滨海休闲、城市文旅等消费场景打造。全年完成街道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74.2亿元,同比增加16.3%;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0.5亿元,同比增加3.3%;限上住宿业1.62亿元,同比下降8.8%;限上餐饮业营业额2.55亿元,同比增加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同比增加4.8%。
2025年工作计划(部分内容)
聚焦经济发展,拼出营商环境新突破。坚持优商亲商爱商,在政策咨询、企业用工、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持续通过产业联盟、青年企业家联盟等平台,大力宣传惠企政策,持续开展青年与海·青年企业家交流座谈会。抓龙头引领稳住基本盘,重点关注快客机电、天安智能、兄弟服饰等7家龙头亿元企业指标跟踪,力争新培育产值上5000万企业1家、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以上企业1家。主动承接上海、鄞州、北仑、海曙等地溢出产业,全力跟进在谈项目,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个、重特大项目招商取得突破。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围绕云朵网络打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标杆,围绕弗凡科技打造电子制造产业链,加速弗凡科技、云朵地块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建设。推进省、市、县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建设,聚集高端创新性人才。激发商贸经济活力,合理规划“三馆一场”地标经济和市域铁路流量经济,探索开展“消费+传媒”模式,对接大小商家入驻山海万象app,挖掘消费潜力。
聚焦项目落地,拼出城市形象新突破。完善路网两套体系,以“市域铁路、市政道路”建设为落脚点,重点做好市域铁路建设保障工作,以天安路、巨鹰路主干道为依托,推进北丹城(主城北片)至中公园(都市田园+南部商务园区)的市政道路基础建设,重点做好东谷路、海山路、宝海路沿线政策处理。统筹发展三大区块,推进安置小区建设施工,打造风貌样板区和未来社区;深化落实南部新城东区块规划,实现南部新城东西片区联动开发、市域铁路两翼平衡发展。布局落子四处公园,做好凤跃山公园景观节点打造、东谷湖二期整治,常态化开展山体森林提升工程。推进大地景观塑造项目、兴盛公园,展示花园城市新风貌。深入实施五项工程,挖掘城中村改造潜力,利用改造“小投入”实现村庄“大提升”。持续推进“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对住宅小区乱改建、城中村违法建房和影响安全建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