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嵊州市长乐镇基本情况简介(2025年)

  长乐镇,隶属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位于嵊州市西南部,距嵊州市区26千米,面积214.40平方千米。长乐镇是绍兴市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浙江省中心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第一批省级样板镇、全国重点镇。截至2023年末,石璜镇总户数23790户,总人口59358人。SBn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截至2023年,长乐镇辖27个村委会。SBn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024年1-8月,全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05亿元,同比增长17.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834万元,同比增长1.85%;限上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累计同比实现51.33%,1.04%,25.03%,15.03%的正增长。承办全市现场会4次,斩获绍兴市级以上荣誉5项。SBn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1.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活力不断增强。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推动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紧盯项目大抓进度。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理念,着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在投资库项目29个,新开工入库项目11个。7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1亿元,对全镇投资贡献占52.5%。多措并举激活动能。全镇科技高新技术企业逐渐壮大,申请上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规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9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9件。增强企业管理效率,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覆盖。人才活力不断加强,国家级、绍兴市人才计划各入选落地1人。锲而不舍扩大投资。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万洋众创城项目主体已结顶,康正声学厂房建设项目提前4个月完成项目结顶,钜丰科技项目启动建设,祺瑞体育竣工投产,纳米抗体2号地块顺利推进。打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组合拳,亿元以上落户项目4个,完成市外境内投资任务3.23亿元。SBn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攻坚成果持续升级。始终将强村富民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农业农村加速实现现代化。高标准打造和美乡村。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沃基村推进省工委旧址改造、研学中心、大型停车场等建设;水竹村以“刘文西故里”品牌完成美术馆、党群服务中心、整村提升等项目,刘蒙天故居顺利开馆、刘文西美术馆盛大揭幕。以“西白忘忧”省级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为标准,打造全域共美的乡村美丽画卷。高水平发展美丽经济。持续探索乡村运营新模式,小昆2.0版启动无所茶馆、加福站、天文馆等业态建设,丰富小昆节点。引进西白山雷迪森度假酒店项目及郯城运营团队,打造乡村美丽经济发展新业态。高品质推动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新格局建设,以赛事活动为引流要素,大力举办暖春毅行、AR寻宝大赛、“西白云路”系列骑行挑战赛、越野赛等赛事,今年以来累计吸引游客35万人次,各渠道网络浏览量累计突破5000万。创建乡村运营公众号,SBn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3.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挂在心上,落到实处。民生事业不断发展。着力提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长乐镇中心小学篮球场改造项目正在进行初步设计,绿溪幼儿园完成整合工作。持续营造健康建设氛围,完善小昆村等健康村软硬件设施,配置AED急救设备3台。常态化推进国卫创建市级暗访迎检工作,完成市镇两级问题整改125个。民生保障兜牢兜实。新增低保55户,发放低保救助金796余万,临时救助38户。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7户,工程措施解危44处,危房改造保障“扩围增效”成效明显。用情用心关爱“一老一小”,建成投用镇级乐龄中心,新增2家村级爱心食堂,年度助餐人数达15万人次以上。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坚持民生优先,10个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中。大力实施移民项目,9个行政村村容村貌实现新提升。8个饮用水管网改造延伸项目已完工,群众更有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SBn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4.项目建设集聚发展,集镇风貌焕发新颜。我们始终以中心镇定位统揽城乡建设,坚持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乡呈现互联互通。完成世纪大道北延工程建设,小昆-白雁坑政策处理,西白山“四好”农村示范路景观建设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完成嵊州市共同富裕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及政策处理。金甬铁路嵊州长乐客货运站连接线及停车场周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已完工通车,长乐客货运站连接线及停车场周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已完成强弱电入地及道路主体工程。风貌展现至善至美。实施嵊州市长乐镇城乡风貌建设项目,与石璜镇联合创建“剡西忘忧”县城风貌样板区。加快农村供排水一体化,完成第三方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运维工作,管网运维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渣土消纳场配套道路项目完成主体工程。谋划的万亩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选入富乐“谋新篇”·集智“项未来”项目谋划擂台赛(第一期)并获得第一名。环境实现宜居宜游。全镇累计整改人居环境三级问题1.4万余个,获评人居环境红旗村4个。深入开展路域环境整治行动,打造全域美丽风景线。统筹推进“三长制”,守好秸秆禁烧防线,PM2.5月同比变化率-19.3%,全市排名靠前。SBn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fgzbg/zhejiang/12750.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