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柏城镇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融入全市“两个打造、两大振兴”战略举措,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求新求变、加压奋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先后代表高密市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审和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示范创建评审工作,顺利通过潍坊市“美丽幸福河湖示范镇”检查验收;今年10月,代表潍坊市在省民政厅就儿童福利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典型发言,是全省唯一一个儿童福利工作乡镇级典型代表。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基层基础更加牢固
一是稳推换届选拔能人。创新“四早五强三严”工作思路,承担市村“两委”换届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村“两委”及配套组织换届工作,实现如期完成率、研判精准率、一次性成功率、“一肩挑”率、35岁以下年轻干部和女性干部当选率“五个100%”胜利,达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标,村级班子整体结构明显优化。
二是分类培训提升能力。突出党史学习教育思想引领功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原则,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多个课题,邀请党校老师、上级部门授课17场次。以解放思想提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组织镇村干部到豪迈、“两清”办公室嵌入式学习,锤炼“创新、斗争、团结、实干、工匠”精神,推动干部队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是强弱结对携手致富。按照“党建引领、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原则,有针对性地摸排一批“书记带富能力强、班子战斗力强、产业发展辐射强”的村,实施牵手结对、以强带弱,推动产业振兴、整体转型。目前,已推进李茂庄、后沙泊村、升恒庄村等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规模种植葡萄、中药土豆、大蒜等经济作物,全镇各村均实现收入过10万元。
(二)以项目建设为关键,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一是着力在双招双引质效上下功夫。抢抓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瞄准支柱产业,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关联性项目,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1—10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59.3%,签约项目29个,到位资金16.7亿元、外资7833万美元,1—10月份“双招双引”成绩位居全市第一。
二是着力在项目建设提速上下功夫。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未建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紧盯时间节点、倒排任务工期,确保项目尽快达产达效。科乐收大型联合收割机项目在省重点外商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新到位外资5亿元;新济医疗养老联合体病房楼主体完成,门诊楼、康体楼、人才公寓主体同步推进;仙普爱瑞猪用干扰素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土地手续已办理完成。
三是着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下功夫。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引导16家企业投入技改资金4.5亿元。深化校企合作,安保来与山东大学合作建设耐强酸碱特种安全防护鞋研发项目,填补行业领域空白。仙普爱瑞获评山东省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与广州微生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抗菌肽项目入选国家星火计划;三江机械被认定为2021年潍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青岛科技大学共建高端平锻机研究中心。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打造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淘宝镇”。
四是着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创新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开展“进企问策·护航发展”蹲点式帮扶活动,健全问题收集、问题解决、督查考核“三位一体”工作运行机制,帮助科乐收、实德节能、万泰油气等27家企业解决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个性化需求97个,借势“两清”盘活闲置低效土地370亩,为欧拓电商产业园、海丰新材料等12家企业拓宽发展空间,企业满意率100%。
(三)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以特色产品、新型业态、新型主体为切入点,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打造胶河土豆、阳光玫瑰葡萄、南台白菜、郝家庄草莓、哑姑庵大蒜等特色农业产业带,组织农户以土地租赁、土地入股、股权量化等方式参与,通过统购统销、技术提升、改善管理等方法,推动“一家一户、一村一社”单打独斗向“联村联企、抱团发展”模式转变,实现更高质量共赢发展。
二是拓宽增收渠道。依托淘宝镇优势,充分利用“流量人物”“流量平台”,开展网络带货直播,让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拓展销售渠道。推动品牌农产品与商超、市场对接,带动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价值、增加农民收入。琪琳葡萄、胶河明珠采摘园探索“网络认购、实时监控、物流配送”销售渠道,开辟线上销售新路径。
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培育壮大休旅文创产业“增长极”,突出打造东南绿化苗木基地,西南月季花海基地,与北部青檀植物园、天香牡丹园呈“品”字组团发展,并串梦里水乡玫瑰园、古树基地等点成线,纵深提升城镇品质。发展节会经济,成功举办第21届白羊山艺术节暨第7届天香牡丹园赏花节,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
(四)以民生福祉为导向,群众幸福感更加充实
一是精准实施扶弱济困。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开展扶贫大走访活动,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1270余件。健全困难群体动态监测、即时帮扶机制,做到精准发现、精准保障、精准供给、精准帮扶,帮助83人申请临时救助12.3万元,帮助37人申请慈善救助7万元,坚定兜住兜牢兜实民生幸福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