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幅度提升综合实力。经济保持高质量增长,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48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千强镇百强。
更深层次优化产业结构。聚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特种冶金、电动工具、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现代农业,加快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步伐。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对文化、风景、农产品等资源的深度融合开发。
更加精准提升宜居品质。优化集镇空间布局,推动集镇拓展延伸和功能升级,推动产业和集镇融合发展,系统完善各类市政设施,着力补齐交通设施短板,畅通公路内外交通联系。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全镇域美丽乡村示范镇,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民自建区建设,打造“品质高、服务好、产业优、环境美”的新型农村社区。
更为系统治理生态环境。加强沿滆湖生态红线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大力建设“五好河道”“生态河道”。开展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加强工业污染场地、受损农田等土壤修复和治理。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基本形成。
更高水平建设幸福湟里。以“教育名镇”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新建湟里高中、幼儿园,“十四五”期间全镇中小学全部创成市级新优质学校。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深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持续提升全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起始之年,也是“十四五”全面加速的重要一年,必须迈好关键步,展现新气象。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区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全市“532”发展战略和“两湖”创新区总体规划,在经济发展、镇村建设、生态环境、民生事业上持续发力,着力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建好“实力中心镇,美丽西大门”奠定坚实基础,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武进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湟里力量。
建议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全面完成市、区下达的节能降耗和生态环保目标任务,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实施以下“五大”行动:
一、实施“智造强镇”行动,推动产业质效全面提级。坚守实体经济,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提档升级,拓展高质量发展新增量。攻坚重大项目。围绕产业链抓招商,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着力引进一批补链强链的重点项目,全年新增区重点项目8个。坚持“一把手”抓项目,推动在谈项目及早签约开工,在建项目按时投产运营。鼓励规模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优势企业设立服务端、研发端和总部型机构。坚持创新引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深化扩展高校院所合作,发挥科研平台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智能车间2家,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强化要素保障。坚持向存量要空间,通过盘活闲置用地、低效用地,破解空间不足难题。结合城市更新、园区更新、农村更新,推动成片整理、片区统筹,力争盘活土地200亩以上,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推广“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模式,充分保障重特大产业项目、重点科技研发项目用地需求。推动协助企业办理“振兴宝”业务,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二、实施“镇村焕颜”行动,推动城乡品质全面提升。围绕“功能更完善、特色更鲜明、品位更高端”,不断提升镇村建设水平。完善功能配套。积极融入“两湖”开发,推动花海大道南延工程年内启动,镇农民自建区一期项目完成征地。实施湟里集镇区改造提升工程,增加公共停车位数量100个,对卜东线、桃园路等主干道进行扩容提优改造,持续完善路网功能。实施路网桥梁整治工程,对航道桥加装防撞保护装置。释放美丽乡村活力。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争创区级以上美丽乡村2个,统筹推进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等工作。围绕新孟河全面竣工,加快打造新孟河沿线节点步道景观工程,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旅项目相融合,打造2个有线路、有管理、有商机的“网红打卡地”,进一步提升湟里美丽乡村的影响力。落实精细管理。编制完成全镇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充分利用网格化集成,通过“软硬件”同步提升,推动镇村长效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下绣花功夫做好镇区精细管理,对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短板弱项逐一拿出方案、攻坚突破。持续推进“精品街道”和“精品示范道路”建设,对3个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一星级菜场2个,二星级菜场1个。建立部门间高效联动机制,压实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两违”管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