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乡是蚌山区的“南大门”,交通优势更加明显,燕山乡作为蚌山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区位优势更加显著,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城区发展空间不断优化。这都为推进燕山乡高质量发展集聚了基础优势。特别是全乡政治生态良好,干部队伍忠诚担当实干,努力打造美丽蚌埠后花园,建设高标准“一体化”南部新城,成为全乡上下强烈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聚焦聚力引资引税,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在加强固有税源保护基础上,加大招商引税力度,进一步完善招商引税实施方案和奖励办法,与区直相关部门加强对接,充分利用辖区楼宇、厂房、设备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税,争取引进一批行业协会及下属企业落户燕山,持续做大财税盘子。与税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主动适应税收体制改革新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税收征管方案,完善税收征管方式,努力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二)聚焦聚力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发展层级。我们要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抢时间、抓进度,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落地见效。当好城乡建设发展的排头兵,积极推进王巷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集种植交易、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花卉交易展示中心;积极谋划推进蚌官路产业示范带、蚌刘路产业示范带,以两路为主轴,通过路网周边各村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以点带面推进产业示范带建设;谋划推进天龙新河水生态治理和水利提升改造,提高其周边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回迁安置步伐,推进燕山路北侧安置房、徐桥嘉苑二期安置房、燕山公馆安置房等项目建设。完善南部新城社会功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市委党校陶山校区、黄山学校、一实小初中部、徐桥小学等项目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市二院暨心血管病医院、燕山乡中心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当好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依托占地750亩蚌(苏)低碳智能产业园、占地1150亩蚌埠(深圳)新型显示产业园、宁波必创跨境电商产业园等核心产业平台,全力推进丰原医药、富创通红外触摸屏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建成投产,推动捷登宝馨科技智能制造项目、德泰高端特种合金粉末项目、惠隆鑫年产2000万套智能扬声器及整机项目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建成投产。当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服务、仓储物流,提升南部新城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推进奥林商业广场、现代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提升改造项目(花鼓灯嘉年华提升改造项目)、华运食品加工智能配送产业园和城南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落实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强化主体责任,快速推进山水宸院、云锦园、雍景院、碧桂园、琥珀观山悦等房地产项目建设。
(三)聚焦聚力“双创”工作,不断改善城乡环境。继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形象工程来抓,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让群众切实体会创建工作意义,参与创建工作,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清洁工程质量,改善村居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做到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居民小区物业公司的考核与管理,制定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促进小区环境持续提升,有效改善。
(四)聚焦聚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产业效益。坚持“四化同步”发展路径,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特色花卉、观赏苗木、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和平乳业、福淋乳业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不断增强带动群众致富能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好低保兜底政策,及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困难。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强乡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气化乡村全覆盖,城乡供水一体化,继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田荣、孙家圩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五)聚焦聚力共享发展,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让全乡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民生保障方面再夯实,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底民生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更充分高质量就业,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转变传统就业观,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在社会事业方面再优化,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制度化,慎终如始加强重点人员、重点物品、重点场所管控,按需完成疫苗接种任务,切实维护全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面推进“一事一议”。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为重点,扩大居民参保覆盖面。坚决实行低保年审制度,严格按照动态管理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有序做好防汛抗旱、食品安全等工作,稳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完成征兵任务,加强双拥、统战、科技等工作,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在社会治理方面再加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形成全民参与、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对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重要敏感时期、重点人员,开展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稳定安全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