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的疫情防控工作: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揪心,全乡广大干群通过艰辛努力,取得了疫情防控工作阶段性胜利。我们按照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对所有从省外和重点疫区返乡的人员一人不漏的进行了摸排登记,并落实隔离措施;由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全乡至今没有感染一人。
综治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五年来,不断加大对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活动和法律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定期与不定期在学校举办法制报告会。认真组织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逐步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全乡群众学法、懂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加强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化解,我乡连续五年荣获全市“零上访”乡镇称号,积极开展网上信访宣传活动,一些有信访意愿的群众,通过网上表达诉求,有效降低了信访成本,拓宽了信访渠道。
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乡政府每年年初都与各村、乡直各单位签订责任状,定期与不定期对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危化品经营点、烟花爆竹经销处、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由于工作落实到位,五年来全乡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平安垂岗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向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拓展。顺利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一批年轻有为的同志被选入村两委班子,充实了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高度重视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村嫂等群团组织在联系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作用,2020年,在乡妇联的精心操作下组建了垂岗乡村嫂理事会,全乡6个村(社区)71名村嫂在推进基层组织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各位代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收关之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积极落实年初预定的目标,全力推进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在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结合垂岗发展实际,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锚定新发展目标,持续提升新发展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工作全局,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维护安全稳定,开创了垂岗乡发展新局面。
2021年,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促进了垂岗经济发展。
2021年以来,通过党建引领,各村两委在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群众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规模产业,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群众的收入明显提高。截止到目前,全乡5个村,一个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7.4万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其中,墩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9.85万元。
2021年,我们坚持抓基础设施投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推进墩黄、岗湾两村美丽乡村建设力度,逐步完善项目工程,有效改善群众人居环境;积极谋划高标准农田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狠抓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有效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农业得到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我们坚持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纳入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制相结合,增强帮扶对象“造血”能力,确保实现贫困户增收。紧扣退得出稳得住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实现贫困户“五个提高”;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1年,我们坚持抓招商引资,稳定了财税收入。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切实提升招商引资针对性、成功率。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修订完善乡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方法,激励动员全乡上下各方面力量,确保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2021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1亿元,完成税收入库任务818万元。
2021年,我们坚持抓综合整治,环境卫生明显好转。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完善全乡六个村(社区)旱厕改造341户;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保持乡域内河流水源干净整洁。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一年来共拆除不规范大棚23处,有效杜绝乱搭乱建现象的发生。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