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提升现代农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巩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成果,大力发展“双季稻”“稻渔共生”等种植模式,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航头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及东瀛塘、上张塘万亩方改造项目,实现集中连片发展。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下沈海塘维修加固、下沈港闸改建、西周小流域治理二期工程等项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建集品种优育、品质数控、品牌重塑于一体的农业“数字化视窗”,探索一条品牌化经营新路径。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切实发挥省级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孵化功能,打造一批“小精优”作坊。
蓄力推进第三产业。锚定以汇川路为主轴的产业发展带和以昌明路为主轴的商贸核心区,合理布点商贸市场、卫生院、邻里中心、敬老院等配套设施,进一步丰富产业结构。鼓励发展以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为主体的新型业态,健全完善新兴群体基础服务,激发不同要素市场活力。开展旅游“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打造弘儒路非遗传承人特色展区,实现山区旅游再突破。以蒙顶山公路、杰岙-南风岗道路“两路”建设为契机,编制徒步地图、美食图册、网红点位等全套旅行攻略,讲好蒙顶山、东搬山“两山”故事。做深做实“两进两回”行动,吸引在外西周人回乡兴旅游、创大业。
二、聚焦全域提升,着力实现城乡一体发展
优化镇域发展格局。深度对接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调整方案,研究制定“生态移民”方案,打造安置区与产业园相配套、生活圈与工作地相衔接的“产城融合”共同富裕样板。合理布局公共建筑,完善新区社区服务、商业服务、医疗服务,平衡象西线两侧城区功能分布。大力发展深绿经济,完成蒙顶山资源性道路建设,发挥山林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深蓝经济,争取象山港货运码头规划落地,形成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
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推动南部老镇区有机更新,推进贸盛路、嵩溪路、昌明路、西瀛大街“三纵一横”精品商圈风貌综合整治,启动淡港、嵩溪、下沈港三大水系休闲生态绿廊建设,打造口袋公园、休闲广场、休闲绿道等功能性公共空间。加大北部新区发展投入,动建昌明路、昌盛路、鸿运路,加快形成“四纵三横”核心路网格局。落实镇村道路管养责任制,改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切实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先进性。搭建市政服务智慧化系统,推动园林绿化、路灯维护等服务信息化运作,实现城镇管理数字化变革。完善“智慧城管”监管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执法效能,破解占道设摊、占道作业等市容顽疾,形成城镇管理及时调度和闭环约束机制。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建立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点亮城乡精品颜值。加快推进“三线引领、八村提升、全域美丽”的市级示范乡镇发展总体布局,提升“西望雅境”精品线整体形象,打造红色革命教育、绿色自然风光、蓝色商海经济文化,完成小集镇式中心村、美丽乡村特色村等创建工作。开展“三清三美”专项行动,美化“山水林田路房”六度空间,深化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促进农村面貌再突破。开展“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强化乡村建房风貌管控,规范农村危旧房改建审批制度。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行宅基地资格权票制度,构建宅基地分配、有偿退出、有偿使用等全新体系。加大集体经济薄弱村专项投入,推出光伏发电绿色扶贫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三、聚焦服务保障,着力实现民生优质发展
优化民生保障体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联合技能培训学校、社区教育学院推出就业辅导课程,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完善城乡社保体系,持续推进参保扩面,确保医保参保率达到99%以上。发展普惠型养老、居家养老,优化老年食堂标准化运营模式,推动西周敬老院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单位。统筹推进社会救助,有效整合民政、慈善、红十字会等帮扶救困资金,推动救助对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弘扬拥军优属传统,打造省级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推动“三孩”生育政策有效落地,促进镇域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支持中小学、幼儿园多样化开展车创游戏等精品课程。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推动中医、口腔等科室争创市县级基层特色专科,健全职业病防治、慢病筛查等“家门口”服务。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慎终如始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举办“我们的节日”“村村演”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首届滨港社区文化服务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持续向“最后一公里”下沉。大力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打造“西瀛雅集”本土特色品牌,充分展现西周文化独特魅力。积极推进全民阅读,持续发挥城市书房、邻里书吧文化阵地辐射效应,营造书香西周浓厚氛围。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扎实推进市级非遗文化保护区创建,完成非遗传习中心阵地建设。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新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地、百姓健身房各1个,让群众在家门口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
四、聚焦格局构建,着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擦亮“村民说事”制度品牌,打造村级治理示范村2个,完成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健全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深化法治西周建设,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构建社会大普法工作格局。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不稳定因素。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攻坚破解重点信访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